近年来,随着全球资本流动加速和跨境投资需求激增,开曼群岛作为全球最大的离岸基金注册地,持续吸引着全球资本的目光。据统计,全球超过55%的离岸基金注册于开曼群岛,涵盖阿里巴巴、腾讯、小米等知名企业,以及索罗斯、贝莱德等国际资本巨头。然而,随着监管政策的收紧与合规要求的升级,开曼基金的设立规则正发生深刻变化,尤其是豁免型基金的人数限制问题,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本文将结合最新政策与市场动态,解析开曼豁免型基金的核心规则,并探讨中国卖家如何抓住这一波全球资产配置的机遇。
一、开曼豁免型基金:人数限制的“15人红线”
1. 豁免型基金的定义与核心条件
开曼群岛《基金法》明确规定,豁免型基金(Exempted Fund)是指满足特定条件、可免于开曼金融管理局(CIMA)直接监管的基金类型。其核心条件包括:
- 投资者人数不超过15人:基金的直接或间接投资者总数不得超过15名自然人或法人实体;
- 投资者控制权:过半数投资者需具备任命或罢免基金管理人(如普通合伙人、董事或受托人)的绝对多数投票权;
- 非母基金属性:基金不得作为其他基金的母基金存在,避免通过多层架构规避监管。
例外情形:若基金投资者人数虽超过15人,但通过投票机制确保15人以内的核心投资者对基金管理拥有绝对控制权,仍可能被认定为豁免型基金。不过,此类案例极为罕见,且需经CIMA严格审核。
2. 监管升级:从“豁免”到“合规”的转变
2020年2月,开曼群岛颁布《私募基金法》(Private Funds Law, 2020),将封闭式基金纳入CIMA注册系统,标志着开曼基金从“豁免监管”时代迈入“注册+持续合规”时代。根据新规:
- 封闭式基金需强制注册:即使投资者人数少于15人,若基金以非公开方式募集资金且存在不可赎回的投资权益,仍需向CIMA注册并接受年度审计、估值、反洗钱(AML)等合规审查;
- 豁免型基金的“双重门槛”:若基金希望维持豁免地位,需同时满足投资者人数限制与控制权要求,否则需转型为注册型基金,承担更高合规成本。
政策影响:据CIMA数据,2020年新规实施后,开曼群岛注册基金数量同比下降12%,但合规基金的平均管理规模上升23%,显示市场正从“数量驱动”转向“质量驱动”。

二、中国卖家的机遇:离岸基金的三大核心优势
1. 税务优化:从“避税”到“合规节税”
开曼群岛以“零税率”政策闻名,仅对涉及房地产的印花税征税,且无资本利得税、企业所得税。对于中国卖家而言,通过开曼基金架构可实现:
- 股息预提税优化:例如,腾讯采用“境内运营实体→香港公司→开曼上市主体”架构,利用香港与内地5%的股息预提税率优惠,年节省税负超1亿元;
- 跨境投资收益免税:开曼基金投资全球市场的收益(如美股、欧债)无需在开曼纳税,仅需在中国履行纳税义务,避免双重征税。
政策警示:2024年《反避税管理规程》实施后,中国税务机关可穿透离岸架构调查实际税负。某企业通过BVI公司转移利润至开曼,被追缴税款及滞纳金共计1.2亿元。合规建议:中国卖家需确保离岸架构具有“商业实质”,避免被认定为“滥用税收协定”。
2. 资产隔离与风险分散
开曼基金的独立法人地位与信托架构,可为中国卖家提供:
- 家族财富传承:通过开曼STAR信托,实现资产隔离与代际传承,避免因婚姻、债务等问题导致资产流失;
- 跨境投资风险对冲:例如,某跨境电商采用“香港贸易公司+BVI控股公司+开曼上市主体”架构,既享受香港低税率与贸易便利,又通过BVI隔离资产风险,最终在开曼实现美股上市,市值突破50亿美元。
3. 全球资本配置的“跳板”
开曼群岛作为全球金融中心,拥有成熟的资本市场与专业服务机构,可为中国卖家提供:
- 快速上市通道:截至2019年底,开曼群岛成立的公司在纳斯达克、纽交所、香港联交所的上市数量分别达129家、75家和2466家,占比超50%;
- 私募股权融资便利:开曼基金法允许基金管理人灵活设计投资策略(如加杠杆、保本保息),吸引全球投资者参与。

三、中国卖家如何抓住开曼基金机遇?
1. 架构设计:合规与效率的平衡
- 三层架构模型:
- 案例参考:滴滴通过开曼SPV持有境外股权,规避中国外汇管制限制,实现境外融资与上市。
2. 合规运营:应对监管升级
- 经济实质要求:2024年开曼《经济实质法》修订案要求,所有在开曼注册的“相关实体”需满足经济实质测试,包括在开曼拥有足够人员、办公场所与支出。合规建议:中国卖家需在开曼设立实质性办公机构,或委托专业服务机构代为履行经济实质义务。
- 反洗钱合规:开曼基金需任命反洗钱合规官(AMLCO)、报告官(MLRO)及副报告官(DMLRO),并建立客户尽职调查(KYC)与交易监控系统。合规建议:采用RegTech工具(如智能合同审计、区块链存证)提升合规效率。
3. 税务筹划:利用政策红利
- 海南自贸港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减免15%企业所得税,中国卖家可将开曼基金的部分运营职能转移至海南,享受税收优惠;
- RCEP原产地规则:通过越南离岸公司加工产品,利用中日韩零关税待遇降低跨境贸易成本。
4. 行业适配:精准定位投资领域
- 跨境电商:采用“香港公司+保税仓”模式,利用9610/1210报关单享受增值税免税;
- 高科技企业:通过新加坡“专利盒制度”持有IP,税负可低至7%;
- 绿色投资:响应欧盟碳边境调节税(CBAM)政策,通过开曼基金投资可再生能源项目,规避碳关税风险。

四、未来趋势:2025-2030年离岸基金演化方向
1. 监管科技(SupTech)崛起
欧盟《数字运营韧性法案(DORA)》要求金融机构实时监控离岸交易,中国“金税四期”系统通过区块链技术穿透离岸架构。应对策略:中国卖家需建立“三位一体”风控体系(法律顾问+税务师+审计师),并参与OECD税收确定性项目,申请预约定价安排(APA)。
2. 数字资产合规化
开曼群岛推出《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法》,要求交易所持牌运营;香港将稳定币纳入监管框架。机遇:中国卖家可通过开曼基金投资加密货币、NFT等数字资产,但需申请虚拟资产牌照并满足合规要求。
3. ESG投资主流化
新加坡要求上市公司披露碳足迹数据,未达标企业可能面临融资限制。建议:中国卖家在开曼基金投资决策中纳入ESG指标,提升国际竞争力。
往篇推荐
- 开曼公司注册指南 - 流程、优势、开户及年审要求
- 开曼公司架构全解析:跨境税务筹划与全球资产配置的核心工具
- 2025全球SPV架构全指南:跨境税务优化/并购/REITs搭建合规方案(附BVI/开曼/新加坡对比)
- 最新!2025年下半年开曼和BVI基金合规时间表【完整指南】
以上就是开曼豁免型基金人数限制解析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给您带来帮助!如需了解更多可以在线提问~
lngStart 提供全球公司注册和全球银行开户业务,助力卖家出海,让世界看见中国品牌,给您最优质的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Kimi@ingstar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ngstart.com/blog/28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