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5年中美贸易局势再度紧张,特朗普政府再次挥舞关税大棒,全面打击“转口贸易”路径,给依赖贴牌和中转出口的中国外贸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从马来西亚到越南,再到韩国、日本,一场覆盖14国、关税高达25%-40%的重锤政策,正迫使整个出口生态面临系统性调整。
本文将从政策解读、风险评估及应对路径三个方面,分析中国外贸企业如何在新的国际规则下突围。

一、特朗普关税升级:转口出口链条遭遇“定点清除”
2025年7月起,特朗普团队启动了针对全球转口贸易的新一轮征税机制,核心针对中国制造借道东南亚、中东等地进入美国市场的通道。
重点国家关税清单如下:
- 25%关税: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等
- 30%-36%关税:南非、印尼、孟加拉、泰国、柬埔寨等
- 40%惩罚性关税:老挝、缅甸、通过越南中转的非越南原产货物
不仅传统“转运跳板”东南亚被点名,就连日韩这类美国亲密盟友也未能幸免。更具杀伤力的是,越南与美国在7月初签署的协议明确:直接出口商品按20%征税,经由越南中转的第三国产品将统一加征40%的惩罚性税率。
二、这轮打击意在遏制中国制造外溢
表面上是针对“产地规避”,实质上是美国政府再次升级对中国制造供应链的围堵,目的明确,策略系统:
1. 越南出口异常,美国锁定源头
2024年,中国出口越南超1.1万亿元,同比增长19%,而越南对美出口飙升至1366亿美元。大量中国制造品通过简单贴牌或轻加工“洗产地”,成为美国此次政策的主要靶标。
2. 技术+法规双重监管
在《301调查》基础上,美国进一步强化供应链可溯源系统,细化零部件、原材料、加工环节等溯源标准,使“换包装、转产地”不再具有法律效力。
3. 全链条提高中国制造出口成本
新的贸易框架下,中国商品对美出口需面对:
- 关税成本 +40%
- 合规认证成本 +20%
- 市场信任流失风险(15%以上)
这让依赖低成本的行业(如家具、服装、电子配件)竞争力大幅下降。
三、哪些外贸群体将受到直接冲击?
此次政策风暴之下,以下几类中国外贸人受到直接影响:
- 以“贴牌+转口”为核心的贸易公司:利润空间被压缩,订单利润转负;
- 依赖东南亚中转的SOHO与中小贸易商:被迫面对查验、退单、客户流失;
- OEM/ODM代工厂:客户要求全流程合规,导致成本上升、流程复杂化。
四、转口路线收紧,外贸企业如何破局?
面对传统通道被封杀,企业不能坐以待毙,而应从“合规优化路径”与“市场战略转移”两方面寻找突破口:
(一)优化合规路径,重建中转模式
- 马来西亚“保税枢纽+产地证”模式
利用巴生港保税区进行换柜+合规包装,配合原产地证申办,可将整体税负压至10%以下。 - 泰国+越南“分段协同加工”
依据RCEP产地规则,分别在泰国和越南完成不同环节的加工,提升合规性。 - 阿联酋-迪拜“新兴跳板”策略
迪拜政策稳定、对美出口量小,可用作中东中转站,绕开传统亚洲路线,减少查验概率。 - 海南离岸贸易+新加坡金融通道
利用海南自由港免税政策,结合新加坡的融资、保险、报关通道,打造新型合规链条。
(二)转向新兴市场与新兴业态
- 减少对美依赖,多元化市场拓展
中东、非洲、拉美、东盟等区域正在快速成长,是未来五年不可忽视的战略增长极。 - 提升产品附加值,打造“不可替代性”
从单纯代工转向自主品牌、有设计感、有技术壁垒的产品,打破价格战。 - 发力跨境电商与小B渠道
通过Shein、Temu、TikTok Shop、独立站等去中心化平台,实现渠道多元化和客户直连。

结语:外贸企业必须正视现实,主动转型
此次关税升级,不再是短期贸易摩擦,而是结构性的政策压制。依靠“转口+贴牌”模式维持的外贸通道,已不具备可持续性。
现在,是转型窗口期,也是新赛道探索期。企业应抓住政策缝隙,拥抱合规、优化流程、布局新市场,才能真正脱离“价格敏感型”陷阱,在全球供应链再分配中抢得一席之地。如果有需要可以随时联系我们团队,我们将为您提供一对一方案策划!
往篇推荐
- 特朗普最新关税政策:印尼19%关税与中国企业美国出海全攻略(注册+税务解析)
- 特朗普对加拿大加征35%关税!中国卖家如何抢占供应链重构机遇?
- 关税高达40%!特朗普宣布对14国加征关税,中企出海、转口贸易该如何应对?
- 特朗普“大而美”法案通过,中国卖家迎来转机与挑战并存的窗口期
以上就是特朗普惩罚关税来袭中国外贸人还能怎么做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给您带来帮助!如需了解更多可以在线提问~
lngStart 提供全球公司注册和全球银行开户业务,助力卖家出海,让世界看见中国品牌,给您最优质的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Kimi@ingstar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ngstart.com/blog/24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