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报送卖家信息后,你的零申报还有希望吗?
过去几年,“零申报”几乎是每个亚马逊卖家的标配——
- “不用缴税,少了报表的麻烦”
- “银行年审直接轻松过”
- “还能保持非税务居民身份,不容易被国内税务局关注”。
这在以前对很多用香港公司、海外账户开亚马逊店铺的卖家来说,零申报就是一种默认的生存法则。但从今年下半年开始,这套打法要行不通了。
2025年上半年开始,就陆续有消息传出,亚马逊将向中国税务局报送卖家信息。
直到10月13日,消息被正式确认——亚马逊发布通知,将按照《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第15号要求,向中国税务机关定期报送中国卖家的涉税信息。

另外,不止亚马逊,eBay、Shopify等主流平台也都陆续开始报送数据。
过去,因为省钱、简单、没人查,零申报简直是“出海神器”。但现在,平台把销售、佣金、广告费等完整上报后,税务局系统只要一对比——零申报但平台有销售流水,那就等着收补税通知单吧。从11月10 号开始,上海、北京、杭州等地已经有卖家收到“境外收入补税”的通知单了。

有些人看到这可能会想:“我没提现算不算收入啊?”
算!税务申报用的是“权责发生制”逻辑,意思就是说只要收入已经实现(交易已完成、货已发出、服务已履行),就要确认为收入,不管钱有没有实际到账。简单举个例子,比如你10月卖货的钱要11月才能到账,那这笔钱仍然要在10月就申报,11月钱到账后,再把这笔“应收账款”冲减掉就可以。
PS: 如果你真的没开张、没收款、没产生交易,那零申报是没问题的。
现在,亚马逊已经上报了卖家7月~9月的销售额、佣金、广告费等,一旦税局发现你有收入,但连续几期零申报,就会被判定为隐瞒收入,后果就是——
- 轻则补税 + 滞纳金;
- 重则进入异常名录,法人、公司账户都有可能被重点关注。
尤其是那种“一家公司养活多个店铺”“用个人账户收款”的卖家,现在都属于高风险区。
很多朋友看到这已经开始焦虑了,现在查的越来越严,那我还能怎么做?既然不能“假装没收入”,那就要想办法合理、合规地优化税负,建议从这三步开始:
- 把账做真、利润做轻:真实申报销售额,但通过合理成本、广告费、物流、服务费等方式抵扣利润,做到合规降税。
- 资金流、票据流、业务流保持一致:确保每一笔销售、每一次打款,都能找到合同、账单或者对应的付款记录,这是通过税务核查的关键条件。
- 分主体经营,分层规划:税务核查是按公司主体维度进行的,不查“人”,查“公司”。如果有多个店铺或渠道,建议分公司、分账户运营,分散风险。
另外,不要等到收到通知单再开始补救,IngStart建议大家尽快将自己的账理顺:
- 从亚马逊后台下载交易、费用、付款报表,对照银行流水;
- 整理成本、合同、发票,能抵扣的支出一定留痕;
- 重新评估公司的税务策略,必要时考虑注册海外公司,做利润隔离和资产布局。
相关阅读
- 2025全球电商新规与机遇:中国卖家突围指南(亚马逊/Temu/东南亚政策/双11合规)
- 别再幻想0申报了!2025年亚马逊卖家的“税务时代”正式开启
- 用香港公司入驻亚马逊,这些风险点如何避开?(2025最新合规指南)
- 香港公司独立地址全解析,亚马逊卖家如何规避封号与税务风险
- 亚马逊推出独立购物应用 Amazon Bazaar:低价电商全球化的新战役
以上就是亚马逊报送卖家信息后,你的零申报还有希望吗?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给您带来帮助!如需了解更多可以在线提问~
lngStart 提供全球公司注册和全球银行开户业务,助力卖家出海,让世界看见中国品牌,给您最优质的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mi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ngstart.com/blog/35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