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政策重磅更新:新加坡PR新规12月实施,自雇EP成热门路径指南

2025政策重磅更新:新加坡PR新规12月实施,自雇EP成热门路径指南
注:有新加坡税务需求的客户可直接联系(微信号:17352926124)

一、新加坡PR政策重大调整:REP失效宽限期延长至180天

2025年9月29日,新加坡内政部(MHA)发布官方公告,对永久居民再入境许可证(Re-Entry Permit, REP)的管理机制进行了重大调整。新规将于2025年12月1日正式生效

根据公告,新加坡永久居民(PR)如果在境外、且其REP已失效,将获180天的宽限期来提交再入境许可申请。在此期间,PR身份仍然有效。若在规定期内成功获批新REP,即可继续维持永久居民身份。

但若逾期未申请,或申请被拒,则PR身份将在次日自动失效,且不再可恢复,仅能重新申请PR。

此外,公告指出,若在宽限期内提交申请,即使REP暂未获批,移民与关卡局(ICA)也会视情况发放单次入境签证(Single-Entry Permit),以便申请人返回新加坡。

这意味着,自2025年12月起,PR身份的维持机制将从“行政宽限”转向“法律明确”,补上了过去政策模糊地带,为海外长期居住的PR提供更明确的操作空间。

二、新旧政策对比:从1个月“灰色宽限”到180天“法定保障”

在现行制度下,新加坡PR的身份本身为永久有效,但其再入境许可(REP)具有有效期,一般为首次5年,续签亦为5年。若REP过期而本人仍身处海外,则无法重新入境,新加坡系统会自动视作PR身份失效。

过去,ICA虽会“酌情”给予1个月左右的宽限期,但这一做法并非法律规定,仅依赖行政裁量。因此不少PR在海外长期居住后REP过期,往往面临身份无法恢复的风险。

新规实施后,180天的缓冲期成为法定机制,大幅提升了政策的确定性与人性化
缓冲期计算逻辑也非常清晰:

  • 若2025年12月1日前REP已失效,则180天从12月1日起算;

  • 若12月1日后失效,则从失效当天开始计算。

这对有海外生活或经商安排的PR群体而言,是一项实质利好政策

三、官方提醒:保持新加坡“实际贡献”仍是续REP关键

尽管宽限期延长,但新加坡政府仍强调:REP续签并非自动通过,ICA会根据申请人对新加坡的“经济与社会贡献”进行评估,包括:

  • 是否在新加坡有稳定工作或经营活动;

  • 是否有家庭成员(如配偶、子女)长期居住;

  • 是否定期返回新加坡;

  • 是否履行税务与社会义务。

因此,对于计划长期居住海外或暂时不在新加坡发展的PR而言,建议定期返回新加坡、维持本地纳税记录,以确保未来REP续签顺利。

💡 IngStart建议:
持PR者应在REP到期前3个月提交续签申请;若长期旅居海外,可通过维持公司注册、个人税务申报或社会公益捐助等方式证明“持续联系”。

四、自雇EP:新加坡技术移民与PR申请的重要通道

伴随新政落地,自雇EP(Self-Employed Employment Pass)再度成为中国申请人关注的焦点。

1. 什么是自雇EP?

EP(Employment Pass)是新加坡最常见的专业人才准证,分为两类:

  • 他雇EP:由新加坡本地公司雇佣申请;

  • 自雇EP:申请人自己注册公司、担任董事,并由该公司为本人申请EP。

两者在法律效力上完全一致,均允许申请人在新加坡居住、经营、纳税与申请家属准证(Dependant Pass, DP)。

2. 自雇EP申请流程

自雇EP通常包含四个步骤:

注册公司
须在新加坡会计与企业监管局(ACRA)注册私人有限公司,至少需有一名本地董事和公司秘书(可由秘书公司代任,EP获批后自行接任)。

开设银行账户
可在公司注册后立即开户,也可待EP获批后再办理。可选择传统银行(如OCBC、DBS、UOB)或数字银行(如Aspire)。

提交EP申请
通过人力部(MOM)官网提交。因自雇申请人无Singpass,可委托秘书公司、持牌EA机构或本地朋友通过Corppass代为操作。

申请家属签证
EP获批后,可为配偶及子女申请家属准证DP,同样需由代办方提交。

一般而言,从公司注册到EP获批,整个流程约需3–6周

2025政策重磅更新:新加坡PR新规12月实施,自雇EP成热门路径指南
注:有新加坡EP的需求可直接联系(微信号:17352926124 )了解最新政策。

五、新加坡政府重点扶持行业:高技术、高贡献

2025年起,新加坡政府在引才政策上更倾向“高附加值、科技导向”领域。
以下行业的自雇EP成功率与后续PR申请通过率显著更高:

  • 人工智能与IT科技(AI、大数据、网络安全)

  • 金融科技与区块链(数字支付、去中心化金融)

  • 绿色经济与碳管理(新能源、ESG咨询)

  • 生物医药与健康科技(精准医疗、健康管理)

  • 农业科技与食品创新(替代蛋白、智能农业)

  • 海事与工程服务(物流优化、航运科技)

这些领域不仅与新加坡“智慧国家(Smart Nation)”和“绿色转型(Green Transition)”战略高度契合,也被视为PR与公民身份递进的重要加分项

六、常见问题与实务解读

1. EP是否等同于新加坡身份?
否。EP是工作签证,不具备永久居留或公民权,但可合法居住、经营和缴税。

2. 自雇EP多久可申请PR?
一般在EP持有满2年后可申请PR,审批周期约6个月。若一切顺利,最快2.5年可获PR,再经过2年积累后申请公民,整体约5年获新加坡公民身份

3. 公司注册资本越高越容易获批吗?
不一定。MOM更关注公司是否有实际运营与本地雇佣。注册资本过高反而可能引起审查。

4. PR获批后如何缴纳CPF?
新获PR的前两年采用过渡缴纳率(progressive rate),之后按标准缴纳,可自主选择更高比例。

七、结语:政策优化释放信号——吸引全球创业者“留新”

从REP宽限期延长到EP与PR路径优化,新加坡正以“制度温度”巩固其全球人才中心地位。
这不仅降低了海外PR的身份风险,也为高净值创业者与跨境专业人才提供了更灵活、可持续的落地通道。

对于计划在新加坡发展的申请人而言,通过自雇EP→PR→公民的路径,仍是当前最具确定性、合规性与政策支持度的方案。
建议在递交前通过专业机构(如lngStart)评估背景与行业匹配度,确保资料合规、成功率最大化。2025政策重磅更新:新加坡PR新规12月实施,自雇EP成热门路径指南

往篇推荐

以上就是2025新加坡PR新政策解读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给您带来帮助!如需了解更多可以在线提问~
lngStart 提供全球公司注册和全球银行开户业务,助力卖家出海,让世界看见中国品牌,给您最优质的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Lola@Ingstar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ngstart.com/blog/32191.html

(0)
上一篇 3小时前
下一篇 3小时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