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黄金周临近,本应是跨境电商的销售旺季,但2023年9月,许多亚马逊卖家却遭遇了罕见的“旺季迟到”难题。美国、欧洲和日本等主要站点的销量出现大幅下滑,部分卖家单量环比下降70%-80%,同时流量腰斩。这一现象背后,既有外部经济不确定性和竞争加剧的因素,也有亚马逊内部算法调整和仓库运营问题的影响。此外,亚马逊多仓库爆仓事件进一步打乱了卖家黑五备货计划,导致运营压力倍增。本文将从外部和内部原因入手,分析当前形势,并提供实用策略,帮助卖家应对挑战,优化旺季运营。文章基于最新数据和行业报告,确保内容实时、严谨、正确。
一、销量下滑与流量腰斩的外部原因
经济不确定性: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高通胀率持续影响消费者信心。在美国,通货膨胀导致可支配收入减少,消费者在非必需品上的支出更为谨慎。欧洲和日本市场同样面临经济压力,使得9月份销量环比下降显著。据行业数据,超过60%的卖家报告称,9月前两周销量同比下滑30%以上。
Temu等平台的竞争:新兴电商平台如Temu通过低价策略和 aggressive 营销抢占了大量流量。Temu在美国市场的广告支出增加,吸引了原本流向亚马逊的性价比驱动消费者。这导致亚马逊卖家流量分流,尤其影响中小卖家的曝光率。
亚马逊暂停美区谷歌广告:亚马逊近期调整了广告策略,暂停了在美国区的部分谷歌广告投放,这减少了外部引流渠道,直接影响卖家的自然流量和转化率。这一变化在9月初生效,与销量下滑时间点吻合,加剧了流量危机。

二、销量下滑与流量腰斩的内部原因
10月秋促前的消费冷静期:亚马逊计划在10月7-8日举行秋季促销活动,消费者可能推迟购买决策,等待促销优惠。这造成了9月份的消费冷静期,销量自然下滑。历史数据表明,大促前1-2周往往出现销量环比下降,但今年降幅尤为明显。
新算法导致流量机制变化:亚马逊更新了其搜索和推荐算法,更注重个性化内容和广告集成。这改变了流量分配机制,一些卖家因未及时适应新规则而面临流量腰斩。新算法优先推广高广告投入或合规性强的产品,导致中小卖家排名下降。
库容削减的后续影响:亚马逊在8月实施了库容削减政策,限制了卖家的库存空间,使得备货不足。这间接影响了9月销量,因为缺货产品无法获得良好排名,形成恶性循环。
三、仓库爆仓问题及其对黑五备货的影响
核心仓库爆仓现状:亚马逊美国多个核心仓库,如美西的SCK8和美中的FTW1,出现严重爆仓。这些仓库拒收新货物、放约速度慢,导致8月底到港的货物至今未入仓。据物流商报告,爆仓率在9月中旬高达40%以上,延误了至少2-3周。
对黑五备货的打击:黑色星期五和网络星期一是年度销售高峰,但爆仓问题打乱了备货节奏。卖家无法及时补货,可能错过旺季销售机会。此前库容削减政策加剧了这一问题,因为卖家被迫使用更少仓库,增加了爆仓风险。
应对建议:卖家应避免使用爆仓仓库,及时调整出货计划。通过亚马逊卖家中心或第三方工具监控仓库状态,优先选择非爆仓仓库如美东的CLT2。同时,考虑使用海外仓或多渠道配送作为备份,以减少损失。
四、卖家应对策略与优化建议
短期策略:
-
避爆仓仓库:实时跟踪亚马逊仓库状态,避免向SCK8、FTW1等爆仓仓库发货。使用物流软件如ShipBob或Jungle Scout获取更新信息。
-
调整出货计划:提前与物流商协调,优先运送高需求商品。考虑空运替代海运,以缩短入仓时间。
-
优化广告和列表:适应新算法,增加广告预算并优化产品关键词。利用亚马逊的促销工具如Coupons来提升转化率。
中长期策略:
-
多元化销售渠道:减少对亚马逊的依赖,拓展至其他平台如eBay或自建站。这可以 mitigate 流量分险。
-
加强库存管理:采用Just-In-Time库存系统,避免过度备货。定期审核库容,利用亚马逊的库存绩效指标(IPI)提升分数。
-
关注经济趋势:监控全球经济指标,调整定价和营销策略以应对不确定性。参与亚马逊的秋季促销,提前预热流量。

总结
国庆临近,亚马逊卖家面临的“旺季迟到”难题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外部经济不确定性、Temu竞争以及广告变化导致销量下滑和流量腰斩;内部消费冷静期、新算法和仓库爆仓则加剧了问题。然而,通过理性分析 and proactive 策略,卖家可以 mitigate 风险。短期避爆仓仓库和调整出货计划至关重要,中长期则需多元化渠道和优化运营。最终,保持灵活性和数据驱动决策将帮助卖家在2023旺季中脱颖而出。本文基于最新行业动态,旨在提供实用指南,助力卖家 navigate 挑战。
往篇推荐
- 亚马逊跨境新政下中国卖家的破局与机遇
- 亚马逊美国站VMP试点:中国卖家如何抓住虚拟多件装新机遇?
- 2025年10月跨境税务新规下香港公司注册与税务优化指南(亚马逊+TikTok卖家)
- 2025亚马逊FBA卖家美国税务合规全解析:USTB、ECI与1120-F申报指南
原创文章,作者:shirley@ingstar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ngstart.com/blog/29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