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作为亚洲最具竞争力的国际金融中心和商业枢纽,近年来持续吸引着全球精英人士前来发展与定居。对于计划前往新加坡工作的专业人士而言,Employment Pass(EP)工作准证无疑是最重要的通行证之一。然而,许多申请人往往困惑于普通EP与自雇EP之间的选择,这两种准证在申请条件、审批流程、续签要求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将为您全面解析这两种工作准证的关键区别,并提供2025年最新政策下的实用选择建议,帮助您根据自身职业规划、资金状况和未来发展目标,做出最合适的决策。
一、普通EP与自雇EP全面对比
1. 申请主体与适用人群
普通EP要求申请人获得新加坡公司/雇主的工作邀请,由该公司为其提交EP申请。它适合已经在新加坡找到工作,尤其是来自大型企业或上市公司的求职者。
自雇EP则适用于希望在新加坡创业或自主经营的个人或团队。申请人通过注册和运营自己的公司,并作为公司管理人员或关键职位来申请EP。它适合创业者、企业家或自由职业者。
2. 薪资要求与收入标准
普通EP有明确的薪资门槛。2025年1月起,非金融行业最低月薪要求为5600新元,金融行业为6200新元。对于年长的申请者,薪资要求会更高,例如45岁的申请人在金融行业可能需要达到约11,800新元。
自雇EP无固定的薪资要求,申请人可以根据公司运营情况灵活调整自己的薪资。但为了方便后续的PR申请,一般建议给自己发放不低于5500新元的月薪。
3. 申请流程与审批难度
普通EP的申请主要由雇主发起和准备,流程相对标准,审批速度较快,通常2-3周内可有结果。其核心是通过新加坡人力部(MOM)的COMPASS评分系统,达到至少40分。
自雇EP的申请流程更为复杂,不仅需要通过COMPASS评分,更重要的是要向MOM证明其公司的真实性和可持续运营能力。审批周期较长,一般需要3-8周,MOM会重点评估公司的运营状况和市场影响力。
4. 续签要求与稳定性
普通EP的续签相对容易,只要雇主公司运营正常,且申请人的职位和薪资持续符合要求,续签成功率较高。但它的稳定性依赖于雇主,换工作或换岗需重新申请。
自雇EP的续签更为严格。公司必须保持活跃且真实的经营状态,通常需要提供财务状况证明(如公司流水、报税记录)、本地员工雇佣证明(CPF缴纳记录)等。续签成功率约为70%,对公司的持续运营能力是一个考验。
5. 职业自由与发展潜力
普通EP持有者的职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限于雇主,岗位变动、职业发展路径需与雇主协商。
自雇EP则赋予申请人极大的职业自主权。作为自己公司的管理者,可以自由决定业务方向和发展策略,未来发展潜力更大。
6. 家庭团聚与PR申请
两者在家庭团聚政策上一致:月薪≥6000新元可为配偶及21岁以下子女申请家属准证(DP);月薪≥12000新元可为父母申请长期探访准证(LTVP)。
在PR申请上,自雇EP通常被认为更具优势,因为它能充分展示申请人对新加坡经济的贡献和承诺,如创建企业、雇佣本地员工等,这些在PR审核中都是重要加分项。
7. 成本负担与风险承担
普通EP的个人成本较低,通常无需承担额外的商业投资风险,相关申请费用也多由雇主承担。
自雇EP要求申请人投入真实的注册资本(建议不低于10万新元) 和后续的运营成本(如办公场地租金、本地员工薪资等),个人需要承担企业运营的风险和成本压力。
8. 关于COMPASS评分系统
自2023年9月起,所有新的EP申请都需通过COMPASS评估框架,并达到至少40分。从2024年9月起,此要求也扩展至EP续签申请。COMPASS从四个维度评分:
-
C1 薪资水平:与同行业本地PMET薪资基准对比。
-
C2 学历:顶级名校毕业可得20分,普通本科10分。
-
C3 公司多样性:外籍员工占公司PMET比例。
-
C4 支持本地雇佣:公司本地员工比例。
此外,从事紧缺职业或公司符合创新与国际化的特定标准,可获得额外加分。这对普通EP和自雇EP申请者都至关重要,需要提前评估和规划。

二、普通EP与自雇EP如何选择?
1. 选择普通EP的情况
-
已有新加坡工作offer:尤其是来自大型企业、上市公司或受政府欢迎行业(如金融、IT、医疗)的offer。
-
希望快速登陆新加坡:普通EP申请流程相对标准,审批更快。
-
追求职业稳定性:希望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不想独自承担创业风险和运营压力。
2. 选择自雇EP的情况
-
你是创业者或自由职业者:已有成熟业务或创业计划,希望在新加坡建立自己的事业。
-
想掌控自己的签证命运:不希望工作签证绑定在单一雇主身上,追求职业和发展的自主权。
-
有能力承担初期成本和风险:有足够的资金实力和心理准备应对创业初期的投入和不确定性。
-
为家庭做长远规划:希望更快地为配偶、子女申请准证,实现家庭团聚,并为后续申请PR铺路。
三、总结与建议
普通EP和自雇EP是通往新加坡职业发展和移民道路的两条主要途径,各有其鲜明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
普通EP更像是一条"职业经理人"路径,适合那些寻求稳定、高效、风险较低方式融入新加坡就业市场的专业人士。它凭借雇主担保,流程相对简便,是许多求职者的首选。
-
自雇EP则是一条"企业家"路径,为那些拥有创业精神、商业头脑和一定资金实力的人士设计。它虽然前期投入大、流程复杂、续签要求高,但能带来更大的职业自由、发展潜力和家庭规划优势。
2025年,新加坡提高了EP的薪资门槛并全面实施COMPASS评分系统,这意味着无论选择哪种路径,提前规划都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往篇推荐
- 新加坡工作准证深度解析:普通EP与自雇EP的差异化选择与中国卖家的机遇
- 2025新加坡工作准证全攻略:EP/SP/WP深度解析与实操指南(附最新政策变动)
- 2025【新加坡工作签证】全解析:类型、评分标准、配额限制与办理流程
- 新加坡自雇工作签证(EP)最全攻略:一文读懂新加坡自雇移民
原创文章,作者:shirley@ingstar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ngstart.com/blog/28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