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TIN是什么?谁需要申请?
ITIN,全称为 Individual Taxpayer Identification Number(个人纳税人识别号),是由美国国税局(IRS)签发给没有资格获取SSN(社会安全号)的非居民个人、外籍人士或税务相关对象的身份编号。
它广泛应用于以下几类人群:
-
在美国境内有收入或报税义务的非居民
-
在美籍配偶/子女报税时需联合报税的外籍配偶
-
希望投资美股、购买美国房产等需合法身份的国际投资者
自2023年以来,IRS对ITIN申请的合规性审查趋严,对申请材料、认证方式及提交路径都有更高的要求,因此选择正确的材料和路径非常关键。
二、2025年ITIN申请流程新动向简析
在2025年,美国IRS进一步明确了对申请材料真实性和身份验证方式的规范要求。
尤其是以下两点政策值得关注:
-
不再接受未认证的复印件,除非来自CAA或领事馆公证。
-
大力推动CAA(Certified Acceptance Agent)认证机制,以缓解原件退还时间长的问题。
由此,选择具有资质的CAA机构协助办理ITIN,不仅能避免材料退件,还能在不邮寄原件的前提下完成申请流程,成为当前趋势。
三、护照申请ITIN方式详解(推荐方式)
护照是申请ITIN时最被推荐的方式,因其本身就满足IRS对于照片、出生信息、有效签发机构等全部身份认证要素。
-
材料要求:有效护照原件,或其领事馆公证件,或由IRS认证CAA签章认证的复印件。
-
优点:
✔ 是唯一可单独使用的身份证明,无需提供其他辅助文件;
✔ IRS处理效率最高,流程标准化、退件率最低;
✔ 如果通过CAA申请,无需邮寄护照原件,安全便捷; -
缺点:
✘ 需短期放弃护照原件(如未通过CAA)会影响其他用途;
✘ 原件退回时间一般为6-10周左右。
四、身份证+驾照组合申请ITIN方式详解
此为替代方案,适用于没有护照、护照遗失或不便邮寄原件的人群。但需注意材料合规性要求更高:
-
材料要求:
-
有效身份证(包含照片与出生日期)
-
驾照(证明外国居民身份状态)
-
均需为原件或由CAA机构翻译、认证并盖章
-
-
潜在问题:
-
材料需双重满足IRS的全部身份要求,如照片、出生信息、有效期、签发机构等,任何遗漏均会退件;
-
IRS对非护照材料处理经验有限,审核周期更长、退件率更高;
-
多数申请人因翻译不规范、缺少盖章等问题而遭遇延误或拒绝。
-
五、两种申请方式有何区别?是否影响后期使用?
在ITIN获批之后,税号的合法性与有效性并不会因申请材料不同而有所差异。
无论您是用护照、还是身份证+驾照组合申请,IRS最终都会给予相同格式、相同用途的ITIN税号:
-
银行开户
-
股市投资开户
-
报税、退税、配偶联合申报
-
贷款等金融服务使用
均可完全等效使用,IRS不会记录或区分原始申请材料。
因此,后续使用不受影响,关键在于确保首次申请合规成功。
六、常见问题FAQ:ITIN申请你最关心的细节
-
Q:可以用证件复印件申请ITIN吗?
👉 不可以。除非由CAA机构盖章签名,或通过大使馆/领事馆公证,否则复印件将被退回。 -
Q:没有护照怎么办?
👉 可组合身份证+驾照申请,需确认两者信息补全且翻译准确,并通过CAA机构认证。 -
Q:护照如何认证?
👉 方式一:在中国领事馆公证(约50美元)
方式二:委托美国IRS认证CAA代为审核并盖章认证,无需原件邮寄。
七、专业建议:不同人群适合哪种申请路径?
-
有护照者(如赴美工作、留学、旅行者)
→ 强烈推荐使用护照 + CAA认证路径,流程稳妥且无需原件寄送。 -
无护照者(如港澳居民、配偶联合报税者)
→ 可采用身份证+驾照组合,但建议务必选择经验丰富的CAA机构协助材料准备,确保内容完整。
八、年中优惠提示:通过CAA快速、安全申请ITIN
2025年618活动期间,部分CAA认证机构(如我们)提供**“无需原件认证”通道**,大大简化流程,适用于:
-
外籍人士居住中国、不便邮寄护照
-
港澳台居民希望在国内办理美股开户或报税
-
需快速申请ITIN用于家庭联合报税者
如通过我们办理,还可享受一次性材料审核、翻译、盖章认证服务,确保申请一次成功。
往篇推荐
- 官方ITIN申请流程全解析:个人纳税人识别号码申请、续期及W-7表格填写指南
- ITIN申请攻略:国内投资者如何合规开通美股账户并降低股息税
- 持有ITIN,国内投资者美股开户不再难!详解申请及税务合规
- 美国税号全解析:ITIN、EIN、SSN 的区别与申请指南(跨境人士必备)
以上ITIN申请指南2025:护照 vs 身份证+驾照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给您带来帮助!如需了解更多可以在线提问~
lngStart 提供全球公司注册和全球银行开户业务,助力卖家出海,让世界看见中国品牌,给您最优质的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Lola@Ingstar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ngstart.com/blog/25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