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上市条件与流程全解析:主板、GEM、18A、18C、SPAC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其资本市场一直是内地及全球企业融资发展的重要平台。香港交易所(港交所)为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融资需求,构建了多层次、多元化的上市制度体系。了解并掌握香港上市的规则与流程,对于计划登陆国际资本市场的企业至关重要。本文将系统梳理香港主板、GEM(创业板)的常规上市标准,并重点解析针对新经济公司设立的多种特殊上市通道,为您的上市规划提供清晰的指引。
一、常规上市路径:主板与GEM(创业板)
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香港主板和GEM是两条主要的常规上市路径。
(一)香港主板市场
主板是大型成熟企业的主要舞台,其对企业的规模、盈利和运营历史有较高要求。
-
财务要求:企业需满足以下三项测试中的任意一项。
-
盈利测试:过去3年累计盈利不低于8000万港元,且上市时市值不低于5亿港元。
-
市值/收益/现金流量测试:上市时市值不低于20亿港元,最近一个年度收益不低于5亿港元,且前3个年度的现金流入合计不低于1亿港元。
-
市值/收益测试:上市时市值不低于40亿港元,且最近一个年度收益不低于5亿港元。
-
-
其他核心要求:
-
营业连续性:具备至少3个财政年度的营业记录;管理层在最近3个财政年度维持大体不变;拥有权和控制权在最近1个财政年度维持不变。
-
公众持股量:上市时至少25% 的股份由公众持有。若上市时市值超过100亿港元,联交所可能接受15% 至25%之间的较低百分比。股东人数不少于300名。
-
公司治理:必须聘请至少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且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成员人数至少三分之一。
-
(二)香港GEM(创业板)
GEM旨在为中小型公司,尤其是那些尚未达到主板财务要求但具有增长潜力的公司,提供一个上市平台。
-
财务要求:
-
常规企业:上市时市值不低于1.5亿港元;前2个财政年度合计的经营业务现金流入不低于3000万港元。无盈利要求。
-
研发驱动型企业:上市时市值不低于2.5亿港元;前2个财政年度收益总额不低于1亿港元,且在此期间有正向增长;前2个财政年度研发开支总额不低于3000万港元,且每年研发开支占总营运开支至少15%。
-
-
其他核心要求:
-
营业记录至少2个财政年度;管理层近2年大体不变;拥有权和控制权最近1年不变。
-
上市时公众持股市值不低于4500万港元,公众持股比例不低于25%(市值超100亿港元可降至15%),股东人数不少于100名。
-
同样需要至少3名独立董事,且占董事会成员至少三分之一。
-
(三)GEM转主板
符合主板上市资格的GEM发行人,可通过简化转板机制申请转往主板上市。此机制下,发行人无需就转板本身聘请保荐人或刊发新的上市文件,大大简化了程序。资格要求包括:符合主板所有上市资格、已刊发作为GEM发行人的3年合规财务业绩、期间业务、拥有权和控制权未发生根本性变化等。

二、特殊上市标准:拥抱新经济
为吸引更多创新及特殊结构的企业,港交所设立了多套特殊的上市制度。
(一)第8A章:不同投票权架构(WVR)
此制度允许公司采用“同股不同权”结构上市,以吸引创始人团队能力突出的新经济公司。
-
市值要求(满足其一):上市时市值不低于400亿港元;或市值不低于100亿港元,且最近一个财政年度收益不低于10亿港元。
-
受益人限制:不同投票权受益人必须为董事会成员,且其在上市时的合计经济利益须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的10% 或以上。
(二)第18A章:生物科技公司
专为处于研发阶段、尚未有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设立。
-
市值要求:上市时市值不低于15亿港元。
-
研发与产品:上市前至少12个月一直从事核心产品的研发,且至少有一只核心产品已通过概念阶段(如已完成一期临床试验等)。必须拥有相关的专利或知识产权。
-
资深投资:在上市前至少6个月,已获得来自资深独立投资者的相当数额投资。
-
运营资金:上市时须有足以应付未来12个月所需开支的125% 的营运资金。
(三)第18C章:特专科技公司
于2023年推出,旨在服务从事前沿技术但可能未达到主板传统盈利测试的公司,并于2024年放宽了市值门槛。
-
适用范围: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硬件及软件、先进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环保、新食品及农业技术五大领域。
-
公司分类:根据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特专科技业务所产生的收益是否达到2.5亿港元,分为“已商业化公司”和“未商业化公司”。
-
核心要求对比:
-
已商业化公司:上市时市值不低于40亿港元(2024年9月起下调)。
-
未商业化公司:上市时市值不低于80亿港元(2024年9月起下调),并需展示明确的商业化路径和充足的运营资金。
-
(四)第19C章:海外发行人第二上市
吸引已在海外主要交易所(如纽交所、纳斯达克、伦交所)上市的公司来港作第二上市。
-
业务记录:
-
无不同投票权架构的公司:须在合资格交易所上市5年以上(市值超100亿港元可缩至2年)。
-
有不同投票权架构的公司:须在合资格交易所上市2年以上。
-
-
预期市值:
-
无不同投票权架构:上市时至少30亿港元。
-
有不同投票权架构:上市时至少400亿港元,或至少100亿港元且最近一个财政年度收益至少10亿港元。
-
三、上市后的核心规则
成功上市后,公司需持续遵守相关规则。
-
禁售期:控股股东等关键人士在上市后的一段时期内不得转让其股份,具体期限视上市板块和公司情况而定。
-
持续披露:需在中期及年度报告中持续披露禁售人士的持股情况。
-
未商业化公司的特殊责任:对于18C章下的未商业化公司,需在定期报告中详细披露研发进度、收益达标进展等,并就可能无法达标的重大风险发出警示。若业务不足以维持上市地位,可能面临停牌甚至除牌风险。

四、香港上市流程概览
香港上市通常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约3-6个月)
-
委任中介:最关键的一步,任命保荐人作为总协调人,并组建包括律师、会计师在内的专业团队。
-
重组与尽调:进行业务和法律重组,使其符合上市要求;同时完成财务和法律尽职调查。
-
起草文件:撰写核心文件——招股章程(初稿)。
-
-
第二阶段:监管审核(约2-4个月)
-
递交A1申请:向联交所提交上市申请及招股书初稿。
-
问答反馈:回应并解答联交所的多轮审核问询,同时更新和完善招股书。
-
聆讯批准:通过联交所上市委员会的聆讯,获得“原则性批准”。
-
-
第三阶段:发行上市(约1-2个月)
-
路演与招股:进行全球路演,向机构及公众投资者推介公司,并同步进行公开发售。
-
定价与配售:根据市场认购情况最终确定发行价格,并进行股份的最终分配。
-
挂牌交易:在确定的上市日,公司股票正式在联交所开始买卖。
-
总结
香港资本市场以其国际化、规范化和灵活性,持续为企业提供广阔的融资平台。从服务于传统行业巨头的主板,到培育成长型企业的GEM,再到为生物科技、特专科技等新经济领域量身定制的18A、18C章,以及接纳特殊公司结构的WVR、SPAC和第二上市制度,港交所构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上市生态系统。企业在规划上市时,应结合自身的发展阶段、行业特性、财务状况和长期战略,审慎选择最适合的上市路径,并尽早聘请专业的顾问团队,以确保上市过程的顺利进行。
往篇推荐
- 把握 2025 香港政策新机遇:企业不可不知的四大红利与行动指南
- 2025中国企业ODI备案新政解析:五大类型、政策红利与出海实操指南
- 香港公司:中国卖家出海、资产配置与税务优化的战略跳板(2025最新解读)
- 不止避税!腾讯、阿里、百度为何选择开曼群岛?中国卖家如何借势出海?
以上就是香港上市条件与流程全解析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给您带来帮助!如需了解更多可以在线提问~
lngStart 提供全球公司注册和全球银行开户业务,助力卖家出海,让世界看见中国品牌,给您最优质的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Shirley@Ingstar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ngstart.com/blog/33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