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作为世界上税率最低的发达国家之一,被誉为“全球合法的避税天堂”。其低税率、优惠的税收政策以及稳定安全的居住环境,共同使其成为海外投资和移民的全球首选目的地之一。在新加坡,公司所得税的最高税率仅为17%,个人所得税的最高税率不超过22%,并且完全免征资本利得税和遗产税。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简要介绍新加坡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原则、税率结构、税务居民的判定标准以及申报流程等关键信息,旨在为有意投资和移民至新加坡的启源客户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一、新加坡征税原则
新加坡遵循属地原则进行征税。依据新加坡的所得税法规定,任何在新加坡境内产生、源自新加坡、在新加坡接收或被视为在新加坡接收的收入,均被视为新加坡的应税收入,需在新加坡进行税务申报和缴纳。相反,如果收入来源于新加坡境外,或并非在新加坡接收且不被视为新加坡的收入,则无需在新加坡纳税。
基于这一原则,个人在新加坡境内提供服务所获得的薪资收入,无论其是否为新加坡居民,也无论薪资是在新加坡境内还是境外支付,均被视为来源于新加坡的收入,需在新加坡进行税务申报和缴纳。然而,对于个人从境外获得的薪资收入,则无需在新加坡纳税,但有一个例外:如果这部分境外收入是通过新加坡境内的合伙企业获得的,那么它将不再享受免税待遇,而需要在新加坡纳税。

二、新加坡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
- 工资与薪金所得,这是最常见的收入来源之一。
- 各类经营所得、佣金收入,以及自由职业者通过提供专业服务所获得的报酬。
- 投资活动产生的收入,比如物业出租所获得的租金收入。
- 其他类型的收入,这可能包括年金、特许权使用费、中奖等偶然性收益,或是来自信托的收入等。
值得注意的是,个人获取上述收入的方式不仅限于现金形式,还可能包括实物、有价证券、虚拟货币、股权等经济利益形式。特别是,雇员在新加坡因就业而从雇主那里获得的实物福利,如汽车、住房等,根据新加坡所得税法的规定,这些实物福利也可能被视为应税收入的一部分。不过,对于某些实物福利,新加坡所得税法通常设有特定的减免条款,允许适用较低的税率。
三、税务年度和申报义务
税务年度:新加坡的税务年度为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纳税人需要在税务年度结束后的次年3月1日至4月18日期间,就本年度所获得的收入进行税务申报和缴纳。
申报义务:所有在上一纳税年度内获得应税收入的纳税人,均需在规定期限内主动向税务局提交申报,即使其年收入未超过新加坡币20,000元且无需缴纳税款,亦需进行申报,除非收到税务局发出的无需申报的正式书面通知。
四、新加坡税务居民的判定
税务居民的判定标准
在某一特定的税务年度内,个人若符合以下任一条件,即被视为新加坡的税务居民:
- 新加坡公民(SC)或永久居民(SPR),且在该年度内居住于新加坡。
- 外籍人士(公司董事除外),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于新加坡居住满183天或以上。
- 外籍人士,在连续两个纳税年度内累计在新加坡居住满183天或以上,且其雇佣合同涵盖这两个年度。
- 连续三年在新加坡居住的外籍人士。
在新加坡的居住及工作情况
- 一个纳税年度内居住至少183天
- 连续两个纳税年度内至少居住183天,且雇佣合同跨越这两个年度
- 连续三年居住
税务居民身份
- 该年度被认定为税务居民
- 该两个连续年度均被认定为税务居民
- 该三个连续年度均被认定为税务居民
税务影响
- 按累进税率对其收入征税,并有权申请税务减免
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新加坡的居民个人纳税人需根据其应税所得额乘以相应的税率来计算个人所得税。应税所得额是指个人在计算应纳税额时扣除相关费用后的净收入。纳税人可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其应税所得额:
应税所得额 = 总收入 - 支出 - 捐献 - 个人扣除项目
(注意:这里的“总收入-支出-捐献”部分在后续被“法定所得-捐献-个人扣除项目”所替代,可能是为了更精确地描述应税所得的计算过程,但在此改写中,我们保留了原始信息的核心意思,并对公式进行了适当的整理。)
或者更精确地表达为:
应税所得额 = 应评税所得额 - 个人扣除项目
(其中,“应评税所得额”可能已考虑了法定所得、捐献等因素的扣除。)
五、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式(新加坡)
新加坡的居民个人纳税人需根据其应税所得额,按照相应的税率来缴纳个人所得税。应税所得额是指个人在扣除相关费用后的净收入,用于计算应纳税额。以下是计算应税所得额的公式:
应税所得额 = 应评税所得额 - 个人扣除项目
(注:应评税所得额通常是在总收入中减去支出、捐献以及可能的其他法定扣除项目后得出的。)
关于所得税税率,新加坡税务居民的个人所得税是按照上一年度的收入,在扣除相应的免税额度后,以累进的方式计算税额。税率范围在2%至24%之间。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税务年度2024年,新加坡居民个人纳税人在缴纳个人所得税时,可以享受50%的减免优惠,但减免金额的上限为新加坡币200元。
免税额度
新加坡税务居民在缴纳个人所得税时,每年享有新加坡币20,000元的免税额度。这意味着,如果年应税收入不超过新加坡币20,000元,则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税率视为零。对于年应税收入超过此额度的部分,纳税人需按照相应的税率计算并缴纳所得税。
税务优惠与减免
新加坡税务居民在缴纳个人所得税时,有权就一系列支出申请税务减免,以减轻税负。这些可减免的项目包括子女抚养费、职业培训费用、保险费用以及公积金缴款等。纳税人在准备税务申报时,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个人所得税减免申请,以充分利用这些税务优惠政策。
六、非税务居民界定
外籍个人若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于新加坡居留或工作的时间少于183天,则会被认定为非税务居民。然而,若该外籍人士在后续的某个税务年度内满足了税务居民的认定标准,则需以税务居民的身份进行纳税。
对于非税务居民而言,如果其在新加坡的受雇时间不足60天,那么其从雇佣活动中所获得的收入可免于缴纳个人所得税。但这一免税规定并不适用于公司的董事、演艺人员以及包括专家、顾问在内的专业人士。对于这些特定群体,其董事费及其他收入需按照24%的税率纳税,并且无权享受税收减免。
若非税务居民在新加坡的居留时间在61天至182天之间,那么其在新加坡境内赚取的所有收入均需纳税,并且无权享受任何税收减免。其中,薪金所得需按照15%的税率纳税,或者根据税务居民的累计税率来计算(以较高者为准)。而对于董事费及其他收入,则需按照24%的税率纳税。

七、非税务居民向税务居民身份的转换
外籍个人在最初被认定为非税务居民后,如果在后续的某个税务年度内满足了税务居民的认定条件,那么其纳税身份将转变为税务居民。成为税务居民的具体条件包括:
- 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于新加坡居住满183天或以上(公司董事除外);或者
- 在连续两个纳税年度内累计在新加坡居住满183天或以上,并且其雇佣合同涵盖这两个年度;或者
- 连续三年在新加坡居住。
在实际操作中,当外籍人士进行首次税务申报时,如果其在上一个税务年度内在新加坡的居住或工作时间少于183天,那么其将被初步认定为非税务居民并进行相应的纳税申报。然而,如果该外籍人士在后续的居住时间及条件满足了税务居民的判定标准,那么其应向税务局提出申请,将其纳税身份从非税务居民更改为税务居民。
此外,纳税人还有权就以往年度应缴纳的税款向税务局提出申诉,要求进行追溯调整,并根据实际情况申请税款的退还或补缴。
八、新加坡个人所得税申报
- 准备资料:收集必要的申报资料,包括收入证明(如IR8A表格)、支出、捐献记录以及可能享有的个人扣除项目证明等。
- 登录税务局网站:使用个人账号与密码(Singpass)登录新加坡税务局的官方网站或手机APP。
- 填写申报表格:在税务局网站上选择适合的申报表格,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如实填写各项所得和扣除信息。
- 提交申报:仔细核对所填写的信息无误后,点击提交按钮,将申报表格发送至税务局。
- 缴纳税款:根据申报结果,确定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额,并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银行转账或其他支付方式完成税款缴纳。
请注意,具体的申报流程可能因新加坡税务局的更新而有所变化,在实际操作前,建议向当地税务局或专业税务咨询机构了解最新的申报指南和流程
以上就是新加坡个人所得税的相关内容了,如果大家还有什么更多想知道的,可以随时咨询了解!
Ingstart提供全球公司注册和全球银行开户业务,助力卖家出海,让世界看见中国品牌,给您最优质的服务。
文章推荐
《【海外公司注册】新加坡公司注册全流程——开户——维护,最新攻略,建议收藏》
原创文章,作者:Kimi@ingstar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ngstart.com/blog/11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