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拳反制!美船舶或被禁止进出中国港口|2025国际海运政策深度解析

2025年9月28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的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正式施行。这一修订被外界普遍解读为中国对美国征收“中国船舶港口费”的强力反制措施,意味着中美之间在航运与供应链领域的博弈正式进入“以法反制”的新阶段。

重拳反制!美船舶或被禁止进出中国港口|2025国际海运政策深度解析
注:咨询美国公司注册的客户可直接联系(微信号:17352926124 )

一、修订背景:海运对抗升级的政策回应

随着中美贸易摩擦延伸至海运领域,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于2025年10月宣布:自10月14日起,对所有停靠美国港口的中国籍船舶征收每吨50美元的港口服务费,并计划至2028年逐步提升至140美元/吨。
这项措施实际上是美国对中国海运企业的单边性成本壁垒,被视为变相关税的一部分。

面对这一情况,中国政府迅速以制度手段回应——修订《国际海运条例》,新增反制条款,赋予政府在国际航运领域采取等比例反制的法律依据。这意味着,未来若美方持续加码,中国有权依法禁止或限制美方船舶进出中国港口

二、新条例核心变化:两大关键条款值得关注

(1)国际航运交易平台首次纳入监管范围

新条例明确:

“国际航运交易平台服务属于国际海上运输相关的辅助性经营活动。”

这意味着,各类提供运价发布、船期撮合、货运信息服务的平台(包括部分数字货代与物流科技公司)需向交通运输部备案,并定期报送业务信息。
若企业未按要求申报,将被处以 2万元至10万元罚款,情节严重者甚至可能被勒令停业整顿。

这一规定的出台,旨在防止境外平台垄断航运信息数据,并强化我国对国际航运数据信息安全的掌控。

(2)增设“反制措施”条款:明确可采取对等应对

新条例第四十八条指出:

“任何国家或地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上运输及其辅助性业务的经营者、船舶或船员采取歧视性措施的,中国政府可采取必要反制措施。”

可采取的措施包括:

  • 向对方国家船舶征收特别费用;

  • 禁止或限制该国船舶进出中国港口;

  • 限制该国组织和个人获取中国国际海上运输数据。

这意味着,中国拥有了对等反制的制度化依据。若美方港口费正式实施,中国可依法对等征收“港口特别费”,甚至直接封锁其船舶进出中国主要港口的通道。

重拳反制!美船舶或被禁止进出中国港口|2025国际海运政策深度解析
注:咨询美国公司注册的客户可直接联系(微信号:17352926124 )

三、行业影响:美线运营成本大幅攀升

根据业内估算,美国港口费实施后,美线船东成本将显著上升
以主力船型 12000TEU 集装箱船为例,单次靠泊美国港口的成本预计增加约 0.4 美元/TEU
在全球航运竞争激烈、运价持续下行的背景下,这一成本增加将直接压缩船东利润。

目前,全球主要航运联盟(包括2M、OCEAN、THE Alliance)已在9月开始调整美线挂靠策略

  • 部分船舶将改为停靠加拿大或墨西哥港口后转运;

  • 中国、韩国及新加坡的中转港作用进一步提升;

  • 船公司可能通过“港口共享”“支线接驳”等方式,绕开直接停靠美国本土港口

四、中国反制措施的法律与外交逻辑

此次修法不仅是政策调整,更是一次具有制度防御意义的外交反制
自2024年以来,美国在港口、航运、造船业领域不断出台针对中国的限制措施,包括:

  • 禁止部分中资船企参与美国能源项目投标;

  • 要求美国进口商申报船舶来源以防“中国间接运输”;

  • 提高对中国港口设备供应商(如中远、中集)的技术限制。

中国通过《国际海运条例》的修订,首次将海运反制措施写入行政法规,意味着:

未来任何针对中国航运企业的歧视性行为,都将面临法律层面的对等回应。

这种以规则为基础的应对策略,不仅提高了中国政府在国际航运治理中的谈判筹码,也稳定了国内航运企业的预期,防止因外部不确定性引发的恐慌性成本转嫁。

五、政策信号:国际海运格局加速重塑

从宏观角度看,本次修订释放出三大政策信号:

  1. 航运监管体系全面升级
    中国正在建立从船舶、货运到平台数据的全链条监管体系,未来可能形成“海上版金税系统”,确保运价、交易、税务信息互联互通。

  2. 供应链安全与自主能力强化
    对美港口费的反制,实质上是推动国内航运企业加快全球港口布局,提升东南亚、非洲、中东港口的战略替代能力

  3. 全球航运市场分化加剧
    中美航线可能出现长期分化,中国与RCEP成员国、拉美及中东的海运合作将进一步深化。

    重拳反制!美船舶或被禁止进出中国港口|2025国际海运政策深度解析

六、企业应对建议:风险评估与合规布局

  1. 提前研判航线调整风险
    对依赖美线出口的制造企业,应及时评估物流成本上升对利润的影响,并与船公司协商中转或多港策略。

  2. 关注港口政策变化与备案要求
    若使用第三方国际航运交易平台,务必核实其备案资质,避免因信息不合规被罚。

  3. 强化合同条款中的“不可抗力与政策调整”条款
    建议企业在国际运输合同中增加政策风险条款,确保在突发反制措施下拥有足够的操作空间。

七、结语:航运强国迈向制度护航阶段

《国际海运条例》的修订,是中国在全球供应链重构背景下的必然选择。
它既是对美国单边措施的回应,也是我国构建航运强国法治体系的关键一步
未来,随着国际局势的不确定性上升,中国航运企业唯有强化合规意识、布局多元市场,才能在变局中保持竞争力与韧性。

重拳反制!美船舶或被禁止进出中国港口|2025国际海运政策深度解析

往篇推荐

以上就是美船舶或被禁止进出中国港口|2025国际海运条例最新解读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给您带来帮助!如需了解更多可以在线提问~

lngStart 提供全球公司注册和全球银行开户业务,助力卖家出海,让世界看见中国品牌,给您最优质的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Lola@Ingstar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ngstart.com/blog/31749.html

(0)
上一篇 9小时前
下一篇 7小时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