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亚马逊针对欧洲市场(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英国)出台一项重磅政策,收紧品牌销售合规要求,引发跨境卖家圈广泛关注。根据新规,自2024年9月17日起,销售三星、戴森、佳能等科技电子类大牌商品的卖家,需提交符合严格标准的供应链证明文件,否则将面临商品下架、库存处置等风险。这一政策不仅考验卖家的合规能力,更暗藏中国卖家突围欧洲市场的战略机遇。
一、政策核心解读:亚马逊欧洲合规升级的“三重门槛”
本次新规以“供应链透明化”为核心,通过三大硬性要求构建合规壁垒:
- 文件范围与品类限制
新规覆盖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英国五大站点,仅针对品牌授权商品,尤其是三星、戴森、佳能、索尼、飞利浦等3C电子类目。亚马逊明确表示,此类商品因高客单价、易侵权特性,成为平台重点监管对象。 - 供应链证明文件细则
- 时效性:发票开具日期需在提交前180天内(即2024年3月18日后);
- 交易规模:单张发票需包含至少100件商品,且总金额需与卖家历史销售数据匹配;
- 信息完整性:发票必须包含供应商公司全称、地址、VAT税号、商品型号及数量,且不得涂改;
- 格式限制:仅接受PDF、JPG、PNG等标准格式,扫描件需清晰可辨。
- 逾期处罚机制
- 9月17日前未提交:商品将被强制下架,且无法新增库存;
- 9月30日后仍未补交:现有库存可能被退回至卖家海外仓、销毁或捐赠至慈善机构;
- 历史违规记录:若卖家过去12个月内有品牌侵权或合规问题,平台将直接冻结账户资金。
政策背景:此次升级与欧盟《数字市场法案》(DMA)及《通用产品安全法规》(GPSR)密切相关。2024年7月,欧盟正式要求电商平台对高风险商品实施“全链条追溯”,亚马逊此举可视为对监管的提前响应。

二、中国卖家影响:合规成本激增下的“危”与“机”
中国卖家占亚马逊欧洲站总卖家数的42%(Marketplace Pulse数据),其中3C电子类目占比超60%。新规下,卖家群体呈现明显分化:
-
短期冲击:中小卖家面临生死考验
- 供应链压力:部分卖家依赖多级分销商,难以获取一级供应商发票,或因采购量不足无法满足“100件”门槛;
- 资金链风险:库存处置成本(如退回运费、销毁费用)可能占货值的30%-50%,对低毛利卖家构成致命打击;
- 运营中断:据测算,若五大站点同时下架商品,卖家日均损失可达5000-2万美元(取决于类目竞争程度)。
-
长期机遇:合规化倒逼产业升级
- 品牌授权红利:拥有官方授权的卖家可借此机会清理非合规竞品,抢占市场份额;
- 供应链优化:政策推动卖家向“直采模式”转型,减少中间环节,提升利润率;
- 本土化布局:欧盟要求2025年前实现“商品标签数字化”,提前布局海外仓+本土团队的卖家将获得先发优势。
案例参考:
- 深圳某耳机卖家通过与品牌方签订独家分销协议,成功提交合规发票,新规后单日销量增长200%;
- 杭州某充电器企业因无法提供完整供应链证明,被迫转型自有品牌,反而通过差异化设计打开德国市场。

三、中国卖家应对策略:从“被动合规”到“主动破局”
-
合规文件准备:分阶段攻克难关
- 第一步:梳理供应链
立即联系一级供应商,明确发票开具要求(如需包含VAT税号、商品EAN码等);
工具推荐:使用“连连国际”供应链管理系统,自动匹配采购订单与发票信息。 - 第二步:文件优化
对历史发票进行PS修正?绝对禁止!可要求供应商重新开具合规文件,或通过亚马逊“品牌备案”通道提交授权书作为补充证明; - 第三步:库存规划
在9月17日前启动“清仓促销”,通过站外Deal网站(如HotUKDeals)快速消化非合规库存。
- 第一步:梳理供应链
-
供应链升级:构建“抗风险”体系
- 直采模式:与品牌方或授权经销商签订长期合同,争取账期支持(如Net 30付款条款);
- 数字化溯源:采用区块链技术记录商品流通信息,满足欧盟《数字产品护照》(DPP)要求;
- 多国备货:利用荷兰、波兰等中欧站点作为枢纽,规避单一市场政策风险。
-
政策红利捕捉:借势布局新赛道
- 自有品牌孵化:注册欧盟商标(费用约800欧元/类),通过亚马逊“品牌加速器计划”获取流量扶持;
- 合规服务市场:提供发票代开、VAT注册等增值服务(如J&P会计师事务所),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 绿色商品认证:申请欧盟“能源之星”(Energy Star)或“生态标签”(Eco-Label),享受税收减免(如德国WEEE法规豁免)。

四、未来展望:欧洲市场合规化不可逆,中国卖家如何领跑?
亚马逊欧洲站政策收紧仅是开始。2025年起,欧盟将全面实施《企业可持续发展尽职调查指令》(CSDDD),要求卖家披露供应链环境与社会风险。中国卖家需从三大维度构建核心竞争力:
- 技术赋能:通过AI工具实时监控各国合规政策(如ComplyAdvantage平台),自动生成合规报告;
- 本地化深耕:在德国杜塞尔多夫、法国里昂等地设立办事处,招聘本土合规官;
- 生态联盟:加入亚马逊“透明计划”(Transparency Program),与SGS、Intertek等第三方检测机构建立战略合作。
结语:
每一次政策洗牌都是行业格局重塑的契机。对于中国卖家而言,亚马逊欧洲新规既是合规成本的“加压测试”,更是从“低价内卷”转向“价值竞争”的转折点。唯有以长期主义布局供应链、以创新思维拥抱合规化,方能在欧洲市场行稳致远。
往篇推荐
- 亚马逊2025年推出AR眼镜Amelia与Jayhawk:双线战略挑战Meta,重塑电商与物流体验
- 入驻香港亚马逊,从注册香港公司开始!一站式平台搞定注册+开户!
- 2025年亚马逊FBA卖家美国税务新政解析:ECI认定、1120-F申报与合规策略
- 2025亚马逊FBA卖家美国税务合规全解析:USTB、ECI与1120-F申报指南
以上就是亚马逊欧洲新规来袭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给您带来帮助!如需了解更多可以在线提问~
lngStart 提供全球公司注册和全球银行开户业务,助力卖家出海,让世界看见中国品牌,给您最优质的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Kimi@ingstar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ngstart.com/blog/29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