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美贸易摩擦持续演变,以及全球产业链重组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选择“出海”,布局东南亚以规避关税风险、开拓新市场。马来西亚,作为“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节点国家,以其战略地理位置、华人文化基础、成熟的制造业生态和法律环境的相对稳定性,成为外资企业关注的焦点。
但对多数企业来说,进入马来西亚市场的第一道门槛,正是其复杂且融合多元的法律体系。本文将从法律传统、成文法规、外资监管、合规要点等维度,系统梳理马来西亚法律制度,助力企业在合规前提下抢占发展先机。

一、马来西亚法律体系概述:四种法律体系并存的混合结构
马来西亚是一个混合法律体系国家,融合了英国普通法、伊斯兰法、本地习惯法与成文法,各体系在不同领域具有不同的适用范围。
1. 英国普通法(Common Law)
由于历史上受到英国殖民影响,马来西亚的核心法律框架大量借鉴了英国普通法,尤其在:
-
商业合同
-
公司治理
-
土地交易
-
民事诉讼
判例法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根据《司法系统法令1984》(Courts of Judicature Act 1964),马来西亚高等法院及上诉法院的判决对下级法院具有约束力。
2. 伊斯兰法(Syariah Law)
马来西亚宪法承认伊斯兰为“联邦宗教”,在家庭法、婚姻、继承、宗教事务等方面为穆斯林群体提供特有法律体系。每个州均设有“Syariah Court”,专门处理穆斯林的宗教事务。
注意:伊斯兰法仅适用于穆斯林,不适用于非穆斯林或企业行为。但对在地合作伙伴或员工关系等,外资企业仍需具备基础了解。
3. 本地习惯法(Adat Law)
土著群体(如马来人、沙巴和砂拉越的原住民族)仍在特定社区保留传统习惯法,例如在土地继承或集体所有权方面。此类法律对投资者在东马土地交易有重要参考价值。
4. 成文法(Statutory Law)
马来西亚主要立法机关为国会和州议会,核心法律法规包括:
-
《公司法2016》
-
《合同法1950》
-
《工业关系法1967》
-
《国家土地法典1965》
-
《所得税法1967》
这些现代化成文法构成了企业运营的法律主干,为外资提供清晰的制度保障。
二、联邦与州的法律分权:外资落地需看区域差异
马来西亚为联邦制国家,法律分为联邦法与州法:
-
联邦法:覆盖商业、金融、税务、进出口、公司治理等领域。
-
州法:涉及土地使用、宗教事务、本地原住民权益。
政策举例:土地为州属资产,外资购地或长租须获州政府批准。以雪兰莪州为例,外国人购置产业需满足最低价格门槛(一般为100万林吉特以上),而沙巴与砂拉越的土地法则更加独立,甚至另设土地注册制度。
三 、外资企业需重点了解的法律制度
1. 公司设立与公司法
《公司法2016》替代1965年旧法,是马来西亚最主要的企业法规。企业可设立以下形式:
-
公众有限公司(Berhad)
-
代表处 / 分公司
公司需在马来西亚公司委员会(SSM)注册,并提交必要文书、注册资本说明和董事信息。2025年起,数字注册平台MyCoID全面上线,可在线完成设立流程。
2. 外资限制与许可审批
虽然马来西亚整体外资环境开放,但部分行业仍设限:
-
金融、电信、教育:需特许牌照或最高持股比例限制(如保险行业最多70%外资持股)。
-
能源与资源行业:需要能源委员会(EC)或矿产局审批。
-
制造业项目:需向马来西亚投资发展局(MIDA)报备,投资额超250万林吉特或员工人数超75人时,需申请制造许可证(ML)。
3. 税务制度与优惠政策
根据《所得税法1967》:
-
企业所得税标准税率为 24%
-
中小企业(年收入不超过RM600万)前RM150万部分征收 15%
-
资本利得税、遗产税 暂未征收(对外资较友好)
税收优惠政策举例:
-
马来西亚设有五大经济走廊(如Iskandar、ECER等),入驻项目可申请税收假期、再投资津贴、免进口税等。
-
绿色科技、数码经济、医疗器械等领域可享有特别税收激励。
4. 劳动法与雇佣关系
劳动关系受以下法律规范:
-
《劳动法1955》:适用于月薪不超过RM4000的员工,保障工资、假期、工时。
-
《工业关系法1967》:涉及集体谈判与劳资纠纷处理。
-
2025最低工资标准:每月RM1500,部分城市如吉隆坡略高。
企业还需为员工缴纳:
-
公积金(EPF)
-
社保(SOCSO)
-
就业保险计划(EIS)
5.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马来西亚为WIPO成员国,知识产权法接轨国际:
-
《专利法1983》
-
《商标法2019》
-
《版权法1987》
建议企业进入市场前进行知识产权本地注册,保护品牌和技术成果。
四、实用合规建议:落地前必须做好这些功课
1. 委任本地法律顾问
由于马来西亚法律存在英美法元素、州法规差异以及多语种应用(马来语为官方语),建议聘请拥有公司法与土地法经验的律师事务所进行全程协助。
2. 明确适用行业许可
例如:
-
医疗设备进口:需向马来西亚卫生部申请注册
-
食品饮料:需符合马来西亚清真认证(Halal Certification)
-
电子商务平台:需备案于马来西亚通讯与多媒体委员会(MCMC)
3. 定期关注法规更新
政府会通过马来西亚官方公报(Warta Kerajaan)、MIDA、MITI网站更新相关法律与政策变动,建议企业建立法规监测机制或聘请合规顾问。

结语
马来西亚法律体系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四重法律结构”与“联邦-州双层分权”,既提供了稳定的英美系法律框架,又需应对地方立法与文化差异的挑战。
对于正在“走出去”的中国企业而言,了解并掌握马来西亚法律结构,不仅能规避监管与合规风险,更能在当地建立良好的商业信任与运营基础。面对全球化浪潮与区域经济整合的深度融合,法律合规已成为企业全球布局不可或缺的一环。
往篇推荐
- 中马经贸新篇章:2025年马来西亚市场【深度剖析】与出海全攻略
- 马来西亚公司开户指南:一站式解析企业账户开设全流程
- 2025东南亚投资政策大比拼:越南、泰国、马来西亚谁才是制造业与高科技热土?
- 马来西亚全面上调销售与服务税:2025税改解读与中国卖家应对全指南
以上就是马来西亚外资企业合规设立法律全指南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给您带来帮助!如需了解更多可以在线提问~
lngStart 提供全球公司注册和全球银行开户业务,助力卖家出海,让世界看见中国品牌,给您最优质的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Kimi@ingstar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ngstart.com/blog/25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