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1日,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与美国贸易代表大使贾米森·格里(Jamieson Gry)在日内瓦联合宣布,美中贸易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双方或将在关税调整、贸易逆差缩减及供应链合作领域达成关键协议。
这一消息标志着自2024年高关税政策实施以来,中美贸易关系首次出现缓和迹象。对于跨境卖家而言,协议细节的公布(预计次日发布)或将释放美国市场准入、合规运营及供应链重构的重大机遇。

一、政策转向:从关税对抗到协议破冰
1. 协议背景:1.2万亿美元逆差的“国家紧急状态”
- 特朗普政府逻辑:美国2024年对华贸易逆差达1.2万亿美元,触发“国家紧急状态”条款,通过加征关税、限制技术出口等手段倒逼供应链重组;
- 谈判成果:日内瓦会议聚焦关税削减、技术合作及市场准入,双方或就电动车、光伏、家电等品类关税阶梯式下调达成共识;
- 瑞士角色:瑞士政府提供中立谈判场所,降低地缘政治干扰,被美方评价为“促成协议的关键第三方”。
2. 协议预期:三大核心领域或松绑
- 关税调整:首批受加征145%关税的品类(如电动车电池、光伏组件)或进入“关税过渡期”,税率逐步回归至基准水平;
- 技术合作:新能源、半导体领域或放宽技术出口限制,允许中国企业在美设立联合研发中心;
- 市场准入:跨境电商卖家注册美国公司后,或可享受本土企业同等税收优惠及平台流量加权。
二、跨境卖家机遇:协议红利下的美国市场布局
1. 注册美国公司:合规运营的“入场券”
- 平台信任度提升:亚马逊、沃尔玛等平台对美国本土公司店铺给予流量倾斜,搜索排名及广告曝光率提高30%;
- 税务成本优化:通过美国公司架构申报所得税,可利用加州税收抵免政策(最高节省15%成本),避免跨境双重征税;
- 资金合规流转:开设美国银行账户支持远程开户,便于收款、支付及跨境转账,规避PayPal等第三方平台冻结风险。
2. 供应链本土化:从“中国制造”到“美国组装”
- 保税仓+美仓联动:在洛杉矶港、塔科马港周边设立保税仓,货物延期纳税5年,结合美仓完成贴标、组装,规避“原产地规则”审查;
- 转口贸易合规化:通过墨西哥USMCA协议或越南FTA协定,实现零关税转运,需配合法律顾问审核产地证及供应链溯源文件;
- 本土制造补贴:申请美国能源部“新能源制造激励计划”,在德州、俄亥俄州设厂可获最高30%设备投资补贴。
3. 品牌本土化:从“低价竞争”到“价值认同”
- 独立站搭建:注册美国公司后,可开通Shopify Plus等企业级建站工具,支持美元结算及本地化支付(如Apple Pay、Google Pay);
- 社交媒体营销:通过TikTok美国小店、Instagram Shop等渠道,绑定本土企业账户提升广告投放效率,降低被封禁风险;
- ESG合规认证:申请B Corp(共益企业)认证,贴合美国消费者对环保、社会责任的诉求,产品溢价率提升20%-30%。
三、协议细节前瞻:关税、技术、市场准入三大突破点
1. 关税调整:阶梯式削减与品类豁免
- 电动车/电池:关税或从145%降至50%,并设置3年过渡期,允许中国企业在美设厂;
- 光伏组件:取消“反倾销税”,但要求中国企业在美本土采购至少30%原材料;
- 家电/玩具:关税下调至基准水平(2.5%-7.5%),但需通过UL、FCC等安全认证。
2. 技术合作:联合研发与知识产权共享
- 新能源领域:允许中国企业在美设立电池回收、储能技术联合实验室,共享专利成果;
- 半导体领域:放宽14nm以下芯片设备出口限制,但要求技术合作方为美国企业;
- 数据跨境:建立中美数据安全审查机制,跨境卖家需通过CMMC(网络安全成熟度模型认证)方可传输数据。
3. 市场准入:跨境电商合规化路径
- ITIN税号申请:中国卖家需注册美国公司并申请ITIN(个人纳税人识别号),方可合规申报所得税及享受税收抵免;
- 本土团队要求:亚马逊、Temu等平台或要求卖家在美设立客服、售后团队,响应时效需低于24小时;
- 供应链溯源:所有进口商品需提供区块链溯源信息,证明非“强迫劳动”生产,否则将被海关扣押。
- 服务支持:若需注册美国公司、开设银行账户、申请ITIN税号或税务申报协助,可联系lngStart专业机构获取定制化方案,确保在协议红利期内完成合规转型。
四、卖家行动指南:协议落地前的三大准备
1. 注册美国公司:抢占政策红利窗口期
- 州选择策略:
- 特拉华州:注册费低、隐私保护强,适合初创企业;
- 加州:税收抵免政策丰富,适合新能源、科技类企业;
- 得克萨斯州:无州所得税,适合制造、物流类企业。
- 合规要点:
- 需提供美国本土地址(可租用虚拟办公室);
- 指定注册代理人(Registered Agent)接收政府文件;
- 每年提交州年报(Annual Report),逾期罚款50-200美元。
2. 开设美国银行账户:规避跨境支付风险
- 远程开户方案:
- 华美银行(East West Bank):支持中国护照+美国公司文件远程开户,最低存款要求5000美元;
- 摩根大通(Chase):需美国EIN税号+SSN/ITIN,适合已设立本土团队的企业;
- 跨境转账优化:
- 通过SWIFT系统转账,手续费15-30美元/笔;
- 绑定Payoneer、Wise等第三方平台,降低汇率损失。
3. 申请ITIN税号:构建税务合规基石
- 申请材料:
- 美国公司注册文件(Articles of Incorporation);
- W-7表格(ITIN申请表);
- 护照公证副本及美国地址证明(水电费账单、租赁合同)。
- 申报流程:
- 通过美国认证接受代理人(Acceptance Agent)提交材料;
- IRS审核周期6-8周,获批后有效期5年;
- 每年需申报Form 1120(企业所得税申报表),逾期罚款5%税款/月。
五、长期趋势:协议落地后的美国市场格局演变
1. 供应链“去中国化”放缓,本土化加速
- 政策导向:美国或减少对“中国+1”模式的依赖,转而推动“美国本土+墨西哥”供应链重构;
- 企业选择:特斯拉、苹果等巨头将加速在美设厂,跨境卖家需跟进本土制造或转口贸易策略。
2. 合规成本上升,专业服务需求激增
- 税务合规:美国公司所得税、销售税(State Sales Tax)申报复杂度提升,催生税务代理市场;
- 法律合规:FDA、CPSC等机构对进口商品审查趋严,需专业律师协助应对。
3. 品牌价值竞争取代价格战
- 消费者偏好:美国Z世代更注重环保、社会责任,本土化品牌溢价空间扩大;
- 平台策略:亚马逊、Temu或推出“美国制造”标签,对合规卖家给予流量倾斜。
结语:协议窗口期,跨境卖家的“合规突围战”
2025年美中贸易协议的达成,为跨境卖家提供了从“贸易商”向“本土经营者”转型的关键机遇。注册美国公司、开设银行账户、申请ITIN税号、布局本土供应链,这些合规操作不仅是应对政策风险的“护城河”,更是抢占美国市场红利的“入场券”。在协议细节尚未完全公布前,卖家需提前完成基础合规布局,避免因政策突变导致资金冻结或账户关停。
往篇推荐
- Temu暂停中国直发美国业务——跨境电商合规转型|市场战略重构
- 美国7月4日或通过减税法案,债务危机可能给企业和投资者带来新挑战
- 新手指南:2024年美国公司注册流程及所需材料全解
- 2025年美国公司报税延期【最全指南】:电子/纸质申请流程与IRS罚款规避策略
以上就是跨境电商如何借势布局美国市场的相关内容了,如果大家还有什么更多想知道的,欢迎咨询了解!!
lngStart提供全球公司注册和全球银行开户业务,助力卖家出海,让世界看见中国品牌,给您最优质的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Lola@Ingstar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ngstart.com/blog/18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