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东时间2025年10月10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正式宣布,自2025年11月1日起,将对所有从中国进口的商品额外加征100%关税,叠加现行税率后,整体关税水平将高达130%以上。同时,美国将对“关键美国制造软件”实施出口管制,限制其对中国企业的供应。
这一双重措施的出台,意味着中美贸易关系将再度陷入紧张周期,也标志着全球供应链重塑进入新的阶段。

一、政策背景:稀土争端引爆新一轮摩擦
此次加税的直接导火索,是中国在10月初宣布对稀土矿物实施出口管制。稀土是新能源汽车、电动机与半导体的关键材料,中国掌握全球约70%的供应量。
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表示:“中国对全球供应链发出了极具对抗性的信号,美国必须强势回应。”
事实上,这一决策延续了特朗普政府在2018—2020年间的贸易强硬路线,背后兼具政治动机与经济导向:一方面以保护美国制造为名,拉拢国内产业与选民;另一方面借此向高科技领域施压,遏制中国技术自立进程。
二、100%关税意味着什么?
此次新政最大的特征是**“全面覆盖”**。
涵盖所有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包括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纺织品、玩具、家具与农产品等,几乎不留死角。美国商务部估算,涉及贸易额高达5000亿美元。
生效时间定于2025年11月1日,但若中方扩大稀土限制,可能提前执行。
现有10%的一般关税、20%的“芬太尼对等关税”将叠加执行,使总税率超过130%。
企业可申请豁免,但审批极为严格,仅限“战略必需品”(Strategic Essentials)——如医疗设备、航空零部件等。
这一政策意味着:中国制造的价格竞争力将被系统性削弱,同时美企进口成本上升,最终传导至消费者。
三、出口管制:软件成为新战场
更具杀伤力的是出口管制。
美国将通过工业与安全局(BIS)修订《出口管理条例》(EAR),限制关键软件出口,包括:
-
芯片设计工具(如Synopsys、Cadence)
-
AI算法与机器学习模型
-
云计算与企业软件(如Microsoft Azure、Oracle)
-
自动驾驶与工业控制系统软件
未经许可的出口将被禁止,甚至包括软件更新、云端支持。
这意味着部分中企在已有授权下的美方系统,未来可能面临“断供风险”,影响AI、大模型、芯片设计等核心领域。

四、中企出口面临的三大压力
1️⃣ 成本传导压力:
加征关税将直接推高对美出口成本。部分企业可能通过第三地转口(如越南、马来西亚)降低名义关税,但面临更严监管。
2️⃣ 市场结构调整:
企业可能将出口转向中东、东盟、南美等新兴市场,但短期内难以完全对冲美国市场损失。
3️⃣ 供应链重构风险:
美国企业将进一步推动“去中化”,部分订单向墨西哥、印度、越南转移。对中国制造业的挑战将持续。
五、全球链条效应:从通胀到投资再分配
分析认为,此轮关税可能推高全球通胀水平。
美国零售协会预测,若130%关税全面实施,美国普通家庭年支出将增加约1,200美元。
同时,资本流向将加速转向东南亚与中东等“中立地带”,中国、美国与欧盟之间的贸易体系将更加分化。
六、企业应对策略:出海架构与合规调整
面对高压政策,企业应未雨绸缪、调整架构。
具体可考虑以下三条路径:
1️⃣ 利用香港与新加坡作为转口与控股中心:
这两地税制稳定、无外汇管制,是企业重新布局的首选。
2️⃣ 搭建离岸架构,分散风险:
通过开曼、BVI设立上层控股公司,利用国际税收协定与CRS透明化优势,优化利润回流。
3️⃣ 寻求专业机构支持:
例如专业机构 IngStart,可为企业提供关税风险评估、国际架构重组与跨境资金合规方案,确保企业在全球贸易动荡中仍保持稳定与合规。
七、结语:关税战的“后时代”,比拼的是体系与韧性
特朗普的最新关税与出口管制政策,标志着中美经贸进入新的博弈阶段。
未来,单一市场与低成本优势将不再构成护城河,产业链的安全性、合规性与国际化布局能力将成为中企生存与突围的关键。
只有具备全球视野、合规体系与战略韧性的企业,才能穿越周期、重塑增长。
往篇推荐
- 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加征额外100%关税,并实施严格出口管制:中美贸易战再度升级
- 中美贸易战新变局:特朗普关税升级对中国卖家的影响与机遇
- 突发!特朗普宣布对所有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加征 100% 关税
- 突发!特朗普宣称对华加征100%关税,11月1日生效!跨境卖家面临成本暴涨危机
以上就是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加征额外100%关税!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给您带来帮助!如需了解更多可以在线提问~
lngStart 提供全球公司注册和全球银行开户业务,助力卖家出海,让世界看见中国品牌,给您最优质的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Lola@Ingstar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ngstart.com/blog/31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