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电商市场呈现显著的“高增长+高净值”双重特征。2024年
市场总商品交易额(GMV) 达90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增至170亿美元,六年间实现89%的规模扩张。用户基础方面,2024年电商用户规模达348万,预计2029年增至490万,目前71%的新加坡居民使用互联网购买商品或服务,近六成互联网用户每周至少网购一次,平均订单消费额137.4美元,用户年均消费(ARPU)达1405美元,远超东南亚其他国家水平。
增长动能主要来自领先的数字化基础设施与政策支持体系。新加坡互联网渗透率高达82%,移动端流量占比66.8%居东南亚六国首位,5G网络覆盖率达95%,网速较4G提升20倍,为AR/VR等沉浸式电商体验提供技术支撑。政策层面,“智慧国”战略推动
Government on Commercial Cloud(GCC) 集中化云平台建设,目前超过80%的eligible政府系统已完成迁移,该基础设施在COVID-19期间曾助力紧急数字解决方案快速部署,未来将实现全量系统迁移,为电商生态提供稳定高效的数字底座。
市场核心优势 :跨境购物占比达55%,奢侈品与健康产品需求增长显著,叠加樟宜机场T5航站楼2025年启用后空运效率提升40%、Tuas自动化港口6500万标准箱年处理能力的物流支撑,形成“消费能力+基础设施+政策红利”的协同发展格局。
有了解新加坡电商市场政策需求的客户可直接联系(微信号:19315378650)
新加坡电商市场税收政策于2024年迎来系统性调整,核心围绕
税率提升 与
征管机制数字化 展开。根据新加坡税务局(IRAS)规定,商品与服务税(GST)税率自2024年1月1日起从7%上调至9%,适用范围全面覆盖进口及本地销售商品,
取消低价值商品(≤400新元)免税政策 ,实现跨境直邮与本地销售的税制统一。计税方式采用(税前价+跨境物流成本)×(1+9%)的公式,进口商品GST基于CIF价值(成本、保险、运费)叠加关税及其他费用计算,确保税基完整性。
征管层面,平台端实施自动化计税机制 ,Shopee、Lazada等主流电商平台通过“本地展示价”字段自动叠加9% GST,卖家无需手动改价,仅需在活动后触发系统更新或重新上架时完成价格校准。海外供应商需通过“海外供应商注册(OVR)”制度完成GST登记,对B2C低价值商品进口及数字服务征收税款,进一步强化跨境交易监管。
企业合规成本呈现“结构分化”特征:年销售额超100万新元的企业需强制启用电子账簿记录 ,并通过简化申报机制提交销售数据,IRAS同步加强数字支付交易审计,要求完整保存发票、付款凭证等文件至少60天。而小型卖家可借助平台自动计税工具降低操作复杂度,但需注意出口商品零税率适用条件——需保留TradeNet出口许可证、海关背书文件等全套凭证,确保符合手提出口计划(HCES)等监管要求。
企业应对要点 : 定价策略:需重构成本模型,将跨境物流成本纳入GST计税基础,避免价格竞争力受损; 合规流程:本地履约仓卖家需在清关环节预缴9% GST,而平台直邮商品由买家端自动扣缴; 文档管理:出口商品需在离境后12小时内完成海关核验,并保存背书文件至供应后60天
新加坡消费者保护法规体系持续升级,形成“商品安全-交易保障-营销规范”三维监管框架,为电商企业合规运营提供明确指引。
在商品安全 层面,2025年2月CPSO更新的《消费者保护(安全要求)法规》将33类家用电气、电子及燃气器具列为受控商品,按风险等级实施分级管理:低风险商品需供应商符合性声明(SDoC),中高风险需第三方符合性证书(CoC),所有注册商品必须加贴Pantone 032C色安全标志。违规供应未注册商品最高可处1万新元罚款或2年监禁,未执行召回则面临2000新元罚款或12个月监禁。
交易保障 方面,2024年6月实施的《SPF电商服务行为准则》要求平台建立双重机制:一是通过政府签发记录验证商家身份,二是推行“货达付款”的支付保护模式,确保消费者收到商品后款项才释放给卖家,显著提升交易信任度。
营销规范 领域,直播内容需明确标注“广告”,未声明者最高罚款3000新元。2024年某跨境商家因TikTok直播未标注广告标识,被IMDA查实主播收取推广费并挂购物链接,最终处罚3000新元并下架视频,成为典型合规警示案例。
合规要点速览
商品安全:33类受控商品分级注册,Pantone 032C安全标志为强制标识
交易保障:平台需落实“身份验证+货达付款”双重机制
营销规范:直播广告需明确标注,违规最高罚3000新元
企业需重点关注CPSO法规细则及SPF准则要求,建立从商品准入到营销全流程的合规审查机制,避免法律风险。
新加坡通过构建“通信网络-政务数字化-物流基建”三位一体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为电商发展奠定高效履约基础。通信网络 方面,全国5G覆盖率达95%,网速较4G提升20倍,为AR/VR等沉浸式电商体验提供低延迟、高带宽支撑,推动购物场景从平面向立体交互升级。政务数字化 领域,政府商业云(GCC)作为核心基建,已承载80%的政府系统迁移,通过集中化云架构实现数据安全与政务效率双提升,例如COVID-19期间快速部署危机响应数字方案,其标准化服务能力为电商企业提供稳定的政务协同环境。
物流基建效率跃升 :樟宜机场T5航站楼2025年启用后空运效率将提升40%,配合Tuas自动化港口6500万标准箱的年处理能力,形成“空-海”双枢纽物流网络;叠加AWS、谷歌云等企业超200亿新元的数据中心投资,构建起覆盖“订单生成-跨境数据流动-实物配送”的全链路履约支撑体系,使新加坡成为东南亚电商物流效率标杆。
三者协同下,数字基础设施不仅降低电商企业运营成本,更通过数据流动加速与物流节点优化,将跨境履约周期压缩30%以上,强化新加坡在区域电商生态中的核心枢纽地位。
新加坡构建多层次跨境贸易协定框架,为电商企业提供政策红利以降低运营成本。国际层面,2025年5月签署的欧盟-新加坡数字贸易协定(DTA)禁止对电子传输征收关税,取消数据本地化要求,互认电子签名与电子发票,简化清关流程,显著促进跨境数据流动与电子交易便利化。区域合作方面,作为东盟数字经济框架协议(DEFA)成员国,新加坡推动区域内电商标准统一,助力企业实现东盟市场一体化运营。双边协议层面,新加坡与中国等50多个国家签订豁免双重征税协定,大幅降低企业跨境税务负担,为中国卖家拓展新加坡及辐射市场提供税务成本优势。
新加坡电商市场高净值用户潜力显著,其电商用户ARPU(平均收入)达1405美元,为东南亚最高水平,彰显出强劲的高客单价市场特征,适合高端品牌及溢价商品切入。
消费者品牌意识与品质追求突出,2024年跨境购物占比高达55% ,节日经济效应显著,国庆日(8月9日)、圣诞节等促销季GMV同比增长超30% ,反映出对国际商品的强烈需求与消费爆发力。
结合当地消费者对全球卖家的高信任度,建议品牌强化本土化运营策略,重点适配其品质消费习惯与支付偏好,以充分把握“高净值消费能力+跨境需求偏好”的双重市场机遇。
有了解新加坡电商市场政策需求的客户可直接联系(微信号:19315378650)
新加坡电商市场的监管合规呈现多维度复杂性,需从商品准入、税收合规与数据安全三大核心领域构建应对体系。
商品准入 方面,受控商品需通过风险等级测试并注册,测试报告需维持3年有效,进口商需履行注册供应商职责,提前2周更新企业信息。低风险商品可采用供应商符合性声明(SDoC)模式降低测试成本,而战略物资进出口需提前申请XO/XP许可证,即使符合自贸区停留豁免条件(海运45天/空运21天),仍需准备备查文件。
税收合规 要求严格,海外仓卖家清关时需预缴9% GST,定价需包含税费成本;年销售额超100万新币的企业需遵守OVR制度下的GST注册义务,并维持电子账簿记录。建议企业利用电商平台内置税务工具自动完成商品分类与GST计算,降低手动申报误差。
数据安全 领域,《个人数据保护法》(PDPA)强制要求平台明确告知用户数据使用目的,2025年实施的《电子交易法》修订案进一步强化电子合同法律效力。同时,《电商服务行为准则》(SPF准则)对用户验证和支付保护的强制性要求,可能增加流程复杂度,企业需建立隐私政策动态更新机制,确保透明度。
合规优先级建议 :
优先完成高风险商品注册与GST系统对接;
依据PDPA要求重构用户数据授权流程;
建立战略物资许可证申请绿色通道,避免物流延误。
新加坡电商市场正处于存量竞争与增量机会并存的关键阶段。中小卖家需战略性规避头部平台红海品类,转而聚焦TikTok Shop等新兴渠道的快消品流量红利领域,以实现差异化切入。在营销策略层面,应结合本地消费驱动因素,设计“免配送+分层优惠”的组合方案:通过优化优惠券、加购优惠及套装优惠等工具提升用户转化,并加强与供应商的协同以降低采购成本,确保价格竞争力。同时,需建立市场动态监测机制,实时追踪竞争对手策略调整,通过敏捷的经营策略优化构建可持续的差异化竞争壁垒。
差异化运营核心 :避开头部平台红海品类→聚焦TikTok Shop快消品流量红利;结合“免配送+分层优惠”营销策略→优化营销工具与成本控制;动态监测市场与竞品→敏捷调整经营策略。
新加坡电商市场呈现多平台分层竞争格局。
市场份额 方面,Shopee以2024年GMV占比56%居首,月访问量1223万次,依托社交电商功能(直播购物、应用内游戏)和创新营销维持主导;Lazada以28% GMV占比次之,月访问728万次,凭借丰富商品种类(3C、时尚等)及强大物流网络立足;TikTok Shop作为新兴势力,2024年GMV占比8%,依托短视频流量在快消品领域快速增长。
核心能力与用户画像 差异显著:速卖通(月访问570万次)以高性价比商品吸引价格敏感型消费者;Amazon(月访问455万次)凭借全球品牌声誉提供特色商品;头部平台如Shopee、Lazada已实现GST自动计算税后价格,卖家无需手动改价。
入驻策略建议 :3C电子产品优先选择Lazada(物流网络可靠);快消品可借力TikTok Shop短视频流量红利(2024年GMV增速领先);价格敏感型品类适合速卖通(跨境直邮+中国供应链优势);综合品类首选Shopee以获取最大用户覆盖(月访问量1223万次,GMV占比56%)。
新加坡电商核心消费驱动因素聚焦于成本敏感与支付便利性。2024年DataReportal调查显示,免费配送(51.1%)和优惠券(40.1%)是刺激网购的首要因素,支付端则以信用卡为主流(占支付总额42%),货到付款占比仅1%。
增长抓手 :建议通过优化物流成本结构实现免费配送,同步推出分层优惠券体系提升复购;支付环节需优先适配信用卡主流方式,并结合本地电子支付发达特点完善结算流程,以降低结账流失率。
建议企业采取“合规优先-差异化切入-区域辐射”三步走策略:优先通过员工培训、平台工具(如 Shopee 的
GST 管理资源)及专业税务顾问确保税务合规,同时采用合规话术模板(如直播注明“含商业推广内容”、社交媒体标注“广告推广”)规避法律风险;依托新加坡数字孪生技术与智慧国计划的实时数据能力,优化供应链管理与用户体验,在健康个护等细分品类建立差异化优势;最终借助欧盟-新加坡《数字贸易协定》的数据本地化豁免条款,优化跨境数据流动与服务器布局,以新加坡物流枢纽为支点辐射东盟市场。
往篇推荐
以上就是新加坡电商市场政策解析与战略机遇报告 的 相关内容 ,希望可以给您带来帮助!如需了解更多可以在线提问~
lngStart 提供全球公司注册和全球银行开户业务,助力卖家出海,让世界看见中国品牌,给您最优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