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岸公司因其独特的优势成为了众多企业和个人进行国际贸易、投资的重要工具。然而,随着近年来公司信息不透明和税基侵蚀等问题的日益凸显,岛国经济实质法案应运而生,为全球离岸公司的合规运营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3分钟了解经济实质法案
经济实质法案是一系列由BVI、开曼等岛国颁布的法规,旨在规范离岸公司的经济活动。由于这些岛国在离岸业务方面相似度较高,因此这些法案在内容上大同小异,可统称为岛国经济实质法。
该法案的出台主要源于两个问题:
-
公司信息不透明:早年,在BVI、开曼等地设立公司极为简便,只需提交基本证件即可当场获得注册证书。然而,这种便利性导致了公司信息的高度不透明,使得一些不法行为得以滋生。近年来,频繁曝光的公司丑闻与此类信息不透明有着密切关系。
-
税基侵蚀:这包括合规性的避税和不合规的避税、逃税行为。与香港、新加坡、美国等已经建立了完善税收法规体系的地区相比,BVI、开曼等岛国在税务身份识别和报税方面存在明显漏洞。这些漏洞不仅损害了税收公平性,还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欧盟等国际社会推动出台了《经济实质法》。该法案主要针对零税收或低税收的税收洼地,旨在解决公司信息不透明和不报税的问题。通过实施经济实质要求,这些岛国公司必须证明其实际经济活动的存在,否则将面临法律制裁。
二、针对纯持股平台,若其从未进行过股息分红或资本利得,甚至未设立公司账户,是否需遵循经济实质要求?
需要满足经济实质要求,但必须按时进行申报。经济实质的要求通常基于九大类特定经济活动。根据BVI官方早期的解释,若平台无收入,例如未开设公司账户,自然无从谈起收入,因此不被视为从事相关活动,无需满足经济实质。
然而,最新的规定有所调整,即使无收入,某些活动也可能被视为相关,但在此情况下,平台仍无需满足经济实质,仅需按时申报即可。
许多内地客户的红筹架构便是此类情况,现在可以放心了。但请注意,所有BVI法律实体都需按时申报,无论是否需要满足经济实质要求。这与香港公司每年需主动报税相似,是否需要实际纳税则是另一回事。

三、对于纯持股平台而言,如果其存在股息分红,是否需要遵循经济实质要求?
答案是肯定的,但仅需满足简化的经济实质测试。
经济实质测试分为两类:一类是标准的测试,要求每年提交大量详细信息;另一类则是简化的测试,仅需提交较为简单的资料即可完成。
对于有股息分红的纯持股平台,它们被归类为九大类业务之一。根据法案规定,这类平台只需满足简化的经济实质测试,且绝大多数客户(约99.99%)都能轻松达到这一要求。
三、如果BVI公司通过券商账户持有某家公司的股份,是否需要满足经济实质法案的要求?
不需要。因为持股必须是直接持股,通过券商间接持股不被视为纯控股公司,因此不属于相关活动范畴,无需满足经济实质要求。但请注意,如果公司除了通过券商持股外,还从事了其他相关业务活动,则需要判断这些活动是否需要满足经济实质要求。
四、BVI公司除了持股外,还购买了债券和不动产,是否需要满足经济实质?
不需要。因为这样的公司不属于纯持股公司,也不满足九大类定义中的任何一类,因此无需满足经济实质要求。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内地上市东亚机械的实践验证。
五、BVI公司持股,但同时还从事知识产权业务,是否需要满足经济实质?
需要。因为知识产权业务属于九大类活动之一,需要满足经济实质要求。如果公司在持股业务基础上还从事其他业务,如知识产权,则该公司作为综合业务法律实体也需要满足经济实质要求。
六、如果BVI公司拥有其他司法管辖区的税务居民身份,如香港或新加坡,是否需要满足经济实质?
不需要。如果BVI公司已经申请到了香港的商业登记证或通过新加坡的Inward Re-Domiciliation政策将公司从BVI司法管辖区转移到新加坡等地,则无需满足经济实质要求。
七、纯贸易类型的BVI公司是否需要满足经济实质?
不需要。只有分销和服务中心业务才需要满足经济实质要求。纯贸易类公司不属于九类相关活动之一,因此每年只需在年审时顺带申报一下即可。但请注意遵守《经济实质法》。
八、如何判断九大类中的分销和服务中心业务中的关联公司?
截止到2024年,BVI目前无法或没有能力判断是否为关联业务。但建议不要在边缘玩火,因为这一漏洞迟早会被堵上。
九、拿到FSC牌照的银行、保险类BVI业务是否还需要满足经济实质?
需要。FSC和经济实质是两个不同机构的监管范围。尽管FSC的监管要求通常比ITA(BVI国际税务局)更高,但拿到FSC牌照的银行、保险类BVI业务仍需满足经济实质要求。
十、在BVI设立的信托公司是否需要满足经济实质?
如果信托公司仅作为受托方持有资产而在BVI设立,则不需要满足经济实质要求,仅需每年申报即可。但如果除了信托业务外还从事其他被划分到九大类里面的业务,则需要满足经济实质要求。

十一、什么情况下ITA会将BVI公司实体的相关信息交换出去?
ITA会将违反经济实质要求的BVI公司实体的相关信息交换出去。例如晚申报、不申报或虚假申报等情况。此外,如果BVI公司从事的业务属于经济实质要求范围但核心收入没有在BVI实现且没有其他司法管辖区的税务身份,也可能导致信息被交换出去。但通常情况下,由于BVI公司都是注册代理人的机制,代理机构会提前通知并协助公司进行申报以避免这些问题。
十二、经济实质的申报流程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客户个人是无法直接进行申报的。申报流程相当精简,只需通过BVI官方的申报系统——BOSS系统,即可完成操作。
在整个申报流程中,你需要提供的信息非常基础,包括公司的一些基本信息、业务情况以及做出一些基本判断,例如确认公司是否为相关法律实体,是否从事九大类相关活动等。
至于是否需要提交相关凭证,主要取决于你的具体情况:
- 如果你的BVI公司已经取得了香港或新加坡的税号,那么你便不属于需要申报经济实质的相关实体。
- 如果你从事的是贸易业务,且该业务并未包含在九大类活动中,那么你同样无需提供额外的凭证。
- 如果你仅仅是一个纯持股公司,没有其他任何业务或收入来源,那么你的申报过程也会相应简化。
总的来说,经济实质的申报并不复杂,只需按照流程提供必要信息即可。
十三、不申报或延期申报会有什么影响?
若未申报、未如实申报或延期申报经济实质,短期内可能不会显现直接影响。
然而,从长期视角结合BVI公司法规定来看,这可能会带来一系列后果。具体来说,可能会面临罚款,金额根据情节轻重,在一万至八万美金之间不等;更严重者,公司可能会被BVI官方直接注销,即公司被彻底终止运营。
关于是否会因此被引渡到BVI岛上坐牢的问题,实际上这种担忧过于夸张。首先,BVI通过英国政府向中国司法部提出引渡请求的可能性极低;其次,中英之间并未签署引渡条约;再者,即使要引渡,也需两国同时认为该行为构成刑事责任,才有可能进行协商。因此,这种情况几乎不可能发生。
所以,不申报、晚申报或不如实申报经济实质,最坏的结果就是面临罚款或公司被注销。那些夸大其词、声称公司股东会因此坐牢入狱的报道,大多只是媒体为了吸引眼球而夸大其词的宣传,不必过分当真。
就像香港每年有许多企业主未进行做账审计一样,尽管从合规角度来看,这是必须完成的程序,但最多也只是面临罚款或公司被注销、银行账户被关闭等后果。
以上就是岛国经济实质法案的相关内容了,如果大家还有什么更多想知道的,可以随时咨询了解!
Ingstart提供全球公司注册和全球银行开户业务,助力卖家出海,让世界看见中国品牌,给您最优质的服务。
文章推荐
《BVI、开曼公司的“灵魂账户”:美国华美银行(优势、流程及开户费用详细介绍)》
原创文章,作者:Kimi@ingstar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ngstart.com/blog/8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