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际海运条例》修订:监管升级与反制机制解析

2025年9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的决定》,标志着我国国际海运监管体系迎来重要升级。此次修订聚焦于填补国际航运交易平台监管空白,并增设反制措施条款,为我国应对国际海运领域的单边主义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本文将从修订背景、核心内容、行业影响及未来展望四个方面展开分析,帮助读者全面理解新规的意义与作用。


一、修订背景:应对国际海运挑战

近年来,国际海运领域面临日益复杂的政治经济环境。2025年10月,美国计划对中国船舶征收高额港口服务费,成为此次修法的直接导火索。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告,自2025年10月14日起,停靠美国港口的中国船舶需缴纳每吨50美元的费用,并逐年递增至2028年的每吨140美元。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进一步明确,未按时缴费的船舶可能面临拒绝装卸延迟放行等风险。这一政策将显著推高中国船东的运营成本,迫使我国通过法律工具维护行业利益。

2025年《国际海运条例》修订:监管升级与反制机制解析
有了解国际海运条例修订相关的客户可直接联系(微信号:19315378690)

 


二、修订核心内容:两大方向全面升级

1. 纳入国际航运交易平台监管

新条例首次将国际航运交易平台服务明确列为“与国际海上运输相关的辅助性经营活动”,要求平台经营者向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报送相关信息。此举填补了此前对数字化交易平台的监管漏洞,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防止数据垄断与不正当竞争。针对未按规定报送信息的行为,新规设定了明确的罚则:逾期不补报的,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相关业务。

2. 增设反制措施条款

新条例第四十八条明确规定,若其他国家或地区对中国国际海运经营者、船舶或船员采取歧视性措施,中国政府可采取必要反制措施。具体包括:

  • 收取特别费用:对靠泊中国港口的相关国家船舶征收额外费用;

  • 限制港口准入:禁止或限制其船舶进出中国港口;

  • 数据管控:禁止或限制该国家或地区的组织和个人获取中国国际海运数据。
    这一条款为我国应对单边制裁提供了法律“工具箱”,体现了“对等反制”的外交原则。


三、行业影响与应对策略

1. 成本压力与运营调整

美国港口费政策将直接增加中国船东的运营成本。以美线常用的12000TEU集装箱船为例,单次挂靠美国港口的成本预计增加04美元/TEU。为应对这一挑战,头部跨国航运企业已自9月起调整运营策略,包括:

  • 航线优化:减少对美国港口的直接依赖,增加中转枢纽;

  • 船舶更换:使用非中国籍船舶运营美线,规避费用;

  • 成本转嫁:通过运价调整部分转移费用至货主。

2. 数据监管与合规要求

国际航运交易平台需加强数据报送合规管理,避免因信息漏报、迟报受到处罚。同时,反制措施条款可能引发连锁反应,企业需密切关注国际政策动态,提前评估风险。

2025年《国际海运条例》修订:监管升级与反制机制解析
有了解国际海运条例修订相关的客户可直接联系(微信号:19315378690)

四、未来展望:法律工具与行业协同

此次修法不仅是对美国港口费政策的直接回应,更是我国完善海运法律体系的重要一步。未来,我国可能进一步细化反制措施的实施细则,并推动与国际组织的合作,构建更公平的海运治理秩序。行业企业应积极利用法律工具,通过技术升级供应链多元化等方式提升抗风险能力。


总结

《国际海运条例》的修订是我国应对国际竞争与保护海运主权的重要举措。通过将航运交易平台纳入监管和设立反制措施条款,新规既强化了行业规范,也为应对不公平制裁提供了法律支撑。面对美国港口费政策带来的挑战,中国企业需加快战略调整,同时依托国家反制工具维护自身权益。未来,随着国际海运格局演变,我国法律与行业政策的协同作用将愈发关键。

2025年《国际海运条例》修订:监管升级与反制机制解析

往篇推荐

以上就是2025年《国际海运条例》修订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给您带来帮助!如需了解更多可以在线提问~

lngStart 提供全球公司注册和全球银行开户业务,助力卖家出海,让世界看见中国品牌,给您最优质的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Shirley@Ingstar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ngstart.com/blog/31748.html

(0)
上一篇 4小时前
下一篇 2小时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