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2日,迪拜自由区委员会正式推出 “One Freezone Passport”(自由区一证通)政策,彻底重构了企业在迪拜的跨境运营规则。作为迪拜经济议程D33的核心举措,该政策通过打破自由区间的行政壁垒,允许企业凭单一主执照在所有参与自由区开展业务,大幅降低合规成本与运营复杂度。对于计划出海中东的中国企业而言,这不仅意味着更高效的市场准入机制,更是深度开拓中东非洲480亿美元电商市场的重要跳板。本文将从政策核心、实操流程、成本优势及战略建议四方面展开分析,助力中国企业把握政策窗口期。
一、政策核心:一张执照全域通行,双轨架构灵活运营
1. 单一许可,多区通用
企业只需在一个 “主自由区”(如杰贝阿里Jafza或迪拜多种商品中心DMCC)注册并获得主执照,即可在迪拜所有参与自由区(如迪拜世界贸易中心、迪拜硅谷等)运营相同业务,无需重复提交注册材料或支付额外执照费用。例如,在Jafza拥有仓储执照的企业,可直接在迪拜世界贸易中心自由区设立客户办事处,省去二次审批流程。
2. 双轨运营架构
企业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在次自由区的存在形式:
-
分支机构(Branch):允许开展全面运营活动,包括租赁办公场地、雇佣本地员工、直接服务客户;
-
许可(Permit):适用于非运营类活动,如仓储管理、库存周转等轻资产场景。
3. 行业限制与例外
执照业务范围在次自由区必须与主区完全一致。金融业(如银行、保险等)因监管特殊性,仍适用迪拜国际金融中心(DIFC)独立框架,暂未纳入一证通体系。

二、实操流程:四步完成跨区扩展,合规要求明确
跨区扩展四步骤
-
向主自由区提交申请:提供当前执照详情、次自由区运营计划(包括业务描述、设施需求如办公室面积或仓库容量);
-
合规审核:次自由区直接采纳主区的尽职调查与公司文件,避免重复审查,审核周期缩短50%以上;
-
选择运营结构:根据业务目标选择“分支”或“许可”模式;
-
签署协议:完成次自由区的设施租赁或虚拟办公室备案。
核心合规要求
-
业务一致性:次自由区业务须与主执照完全匹配,不可跨行业运营;
-
财务分账管理:自由区内外的业务需独立记账,接受主区和次区的双重审计;
-
过渡期调整:已在大陆运营的自由区企业需在1年内完成架构调整(可申请延长)。
三、对中国企业的核心价值:降本增效与战略跳板
1. 市场准入成本降低30%以上
-
架构简化:无需在多个自由区重复注册法人实体,年审成本同步减少;
-
试水大陆市场:结合2025年3月迪拜《第11号决议》,自由区企业可申请三类许可进入迪拜本土:
-
分支执照(长期运营);
-
非设立分支许可(参与政府投标、轻资产服务);
-
临时许可(6个月有效期,适合展会或短期项目)。
-
2. 打造中东非洲区域枢纽
-
物流与免签优势:借助迪拜90天免签政策(2025年4月新政),中国企业高管可快速实地考察,利用杰贝阿里自由区的物流枢纽地位辐射中东电商市场(预计2025年规模480亿美元);
-
税收协同:在自由区享受免税政策的同时,通过分支许可进入大陆市场,实现“免税+本土化”双轨策略。
3. 产业链整合与创新协作
-
科技企业可在迪拜硅谷自由区研发,在杰贝阿里自由区量产,通过一证通实现供应链无缝协作;
-
制造业企业可设立区域总部,低成本建设中东分销网络;服务业企业可快速布局多自由区客户服务中心。
四、中国企业行动指南:把握政策窗口期
-
评估主自由区:选择行业匹配度高、监管成熟的自贸区(如DMCC、Jafza)作为主基地;
-
设计跨区策略:明确次自由区的功能定位(研发、物流或客户服务);
-
合规双轨记账:提前建立自由区与大陆业务的独立财务体系;
-
活用免签政策:高管凭90天免签实地考察,快速推进落地。

总结
迪拜自由区一证通政策不仅是行政流程的简化,更是国际企业在中东“网络化布局”的战略支点。通过单一执照多区通用、双轨运营架构及财务分账管理机制,中国企业可降低30%以上合规成本,高效整合研发、物流与销售网络。随着迪拜“零官僚计划”的推进,一证通未来可能覆盖更多经济领域,但政策窗口期稍纵即逝——申请量增长后审核可能趋严。对于志在开拓中东市场的中国企业而言,此时切入正是借助政策红利与区位优势,将迪拜从“免税飞地”转化为真正区域枢纽的最佳时机。
往篇推荐
- 中国企业出海六大模式全解析:OEM/CKD/JV/M&A/渠道/IP授权实战策略
- 中国企业出海越南必备:本地化翻译如何破解法律、文化与市场壁垒?
- 中国企业如何布局沙特?2025贸易公司设立与运营合规手册
- 出海越南如何赢?翻译本地化是中国企业破局关键
以上就是迪拜自由区一证通政策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给您带来帮助!如需了解更多可以在线提问~
lngStart 提供全球公司注册和全球银行开户业务,助力卖家出海,让世界看见中国品牌,给您最优质的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shirley@ingstar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ngstart.com/blog/26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