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磅消息:中美第三轮谈判刚结束,美国又出“关税大招”
2025年7月29日,一则震撼国际贸易界的消息引爆舆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中美第三轮经贸会谈结束后,突然宣布若中国继续购买受制裁的俄罗斯石油,将面临高达100%的惩罚性关税。这一表态,不仅使刚刚回暖的中美贸易关系再度紧张,也为中国出口企业带来新的不确定性。
此次中美会谈在瑞典首相官邸举行,中国商务部副部长李成钢表示,双方已就暂停的关税反制措施达成阶段性共识,将延长90天。然而,美方随即“翻脸”,高调抛出制裁威胁,显示出强烈的政治意图干预经济活动。

二、美方新威胁:不仅是中国,印度也被波及
贝森特的声明不止针对中国,还将“炮口”对准印度,威胁自2025年8月1日起,对其加征25%关税,理由是其持续进口俄罗斯石油及军备。特朗普更是在专机上直接表态:“印度不能一边享受对美出口红利,一边继续支持俄罗斯。”
这不仅意味着中美贸易冲突升级为多边经济战,也预示着全球供应链的进一步动荡。
三、全球供应链或受重创,哪些行业首当其冲?
这轮关税威胁不同于以往的是,其范围广泛、强度空前,一旦实施,将对以下几个中国出口重点领域带来直接冲击:
- 家电、机械、工具设备类商品:此前被加征10-25%不等关税,如今面临再次上涨;
- 服装、纺织及鞋帽产品: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早已被盯上;
- 新能源产品(如锂电池、光伏组件):中美博弈的“科技主战场”;
- 跨境电商商品(尤其通过FBA发货的轻小件):清关成本大增,利润空间被压缩;
- OEM代工及定制制造业:间接受影响,因客户订单流向转变或关税成本转嫁。
四、对中国卖家的影响:利润压缩与市场焦虑同步升级
面对即将来临的100%关税威胁,中国跨境出口商将遭遇以下三重困境:
1.订单延迟或取消
许多美方客户在关税不明确的情况下选择暂缓下单,或将订单转向越南、墨西哥等低税源国家。
2.利润空间遭挤压
若无法将成本上升部分转嫁,企业不得不通过压缩毛利维持竞争力,严重影响企业持续运营。
3.物流与清关不确定性增强
一旦新关税生效,美西港口可能再度拥堵,清关时间延长、货物退运频繁。
五、中国卖家应对之道:六大战略建议
面对此轮不确定且高压的贸易风险,中国卖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 优化出口市场布局,减轻对美国的依赖
尽快多元化市场结构,积极开拓欧盟、中东、东盟、非洲等区域。结合RCEP政策便利、跨境人民币结算等优势,布局本地仓和分销网络。
2. 启动香港、新加坡转口贸易模式
通过香港公司或新加坡公司进行贸易中转或贸易融资,既能分散风险,又能灵活应对关税问题。
例如:将货物先出口至香港仓库,再以第三地身份出口至美国,有可能规避部分关税影响,但需合规设计贸易流和账务结构。
3. 精细化商品申报分类,享受关税减免
部分产品可通过调整申报HS Code获得更低税率,建议企业委托专业报关行进行商品税则归类与申请特惠待遇(如GSP、FTA)。
4. 灵活采用DDP/DDU报价模式
与客户明确交货方式及关税承担方式,灵活运用DDP报价可提升竞争力,但需考虑关税波动风险。
5. 加强与客户沟通与锁单
提前与客户签订锁价协议或进行税率协商,同时鼓励客户提前下单、建立稳定长期合作。
6. 探索ODM/品牌出海路径,摆脱代工困境
借助自主品牌或亚马逊DTC模式,提升产品附加值,降低对“低价低税”的依赖。

六、全球政治角力背后的本质:经济战即是供应链战
特朗普政府“对等关税”政策背后的逻辑是彻底重构全球供应链,将中国排挤出“核心制造环节”,将制造业回流本土或其战略盟友。此次对俄伊中三方的打压,也凸显出能源、安全、经济正在高度融合。
对中国卖家来说,必须认识到全球供应链再也不是过去“低成本驱动”的时代,而是一个“合规、灵活、安全优先”的新战场。
七、结语:风暴来袭之际,机会永远属于提前准备的人
美国此次高调加税威胁,不仅是经济制裁,更是政治博弈手段。但对中国出口商而言,唯有在政策不确定性中找寻新确定性,借助专业服务、合理架构布局,才能在下半年的全球贸易风暴中逆势突围。
往篇推荐
- 香港公司控股内地企业,如何高效返利?——FDI备案及分红税优化解析
- 2025年香港公司开户终极指南:汇丰、大新、东亚、建银亚洲深度对比与选型策略
- 2025年香港公司注册【最全攻略】:跨境电商的必备指南!
- 2025年跨境电商新风口:3步注册香港公司+ODI备案,抢占财税合规红利
以上就是中美贸易新风暴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给您带来帮助!如需了解更多可以在线提问~
lngStart 提供全球公司注册和全球银行开户业务,助力卖家出海,让世界看见中国品牌,给您最优质的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Lola@Ingstar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ngstart.com/blog/25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