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营业额50万是否需审计?"这一企业常见困惑,引出"不活跃审计"的核心概念——针对无实质性经营活动企业的简化审计或豁免程序。需明确这并非国内法定术语,其国际定义通常围绕"无会计交易"展开,如香港要求公司整个财政年度无商业交易(包括无银行流水、无资产购置等),英国则对符合"营业额≤1500万英镑+资产≤750万英镑+员工≤50人"中两项标准的企业给予豁免资格。
与正常审计相比,不活跃审计呈现"状态验证"特性:香港无运营公司仅需会计师证实无交易,英国小型公司可直接豁免。适用场景主要覆盖三类企业:长期休眠主体(注册后未开展业务)、零收入实体(连续多年无收入且资产有限)、非特殊性质私营公司,需注意即使豁免仍需履行基础合规义务(如提交未经审计财务报表)。
国际不活跃审计豁免标准参考
马来西亚分阶段豁免政策
2025年起实施三阶段阈值提升:
- 2025年:营业额/资产≤100万令吉,员工≤10人(满足两项即可豁免)
- 2026年:阈值上调至200万令吉,员工≤20人
- 2027年:最终阈值300万令吉,员工≤30人
英国2025年新阈值标准
采用"营业额+资产+员工"三维度考核:
新加坡小型公司豁免规则
私人公司需连续两财年满足至少两项条件:
集团企业需合并口径达标,避免通过业务拆分规避审计。

中国企业审计监管现状与政策衔接
国内审计法规框架特点
不活跃状态的国内认定与操作
国内无官方"不活跃审计豁免"程序,企业需自行判断并留存证据:

企业合规策略与风险提示
营业额阈值的动态管理
建立"季度扫描+年度评估"机制:
跨境业务的合规适配建议
实施"双轨制"合规:
常见问题解答
往篇推荐
原创文章,作者:Kimi@ingstar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ngstart.com/blog/27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