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非洲南部资源富集的经济体,赞比亚凭借铜矿、农产品和新兴制造业的持续增长,正成为中非经贸合作的关键节点。2024 年正值中赞建交 60 周年,两国在 “一带一路” 框架下的合作项目加速落地,例如福建省与赞比亚南方省经贸推介会的成功举办,以及嘉友国际对赞比亚物流通道的 5,099 万美元投资,均印证了双边贸易的活跃态势。对于中小外贸企业而言,把握这一机遇需优先解决资金回流的效率与成本问题。
-
资源与产业优势
赞比亚铜矿储量占全球 4%,钴矿资源位列世界前列,同时玉米、棉花等农产品出口需求稳定。中国企业参与矿产开发、农业加工和基建项目的比例逐年上升,例如中国在赞比亚的首个经贸合作区已吸引近百家企业入驻,创造超 1 万个就业岗位。
-
政策与基建红利
赞比亚政府持续优化外商投资政策,2023 年将外资企业利润汇出税从 20% 降至 15%。物流领域,莫坎博口岸升级项目打通了连接刚果(金)与东非港口的运输动脉,跨境货物周转效率提升 30% 以上。
-
数字化贸易转型
赞比亚电子支付普及率在非洲排名前十,2024 年跨境电商订单量同比增长 42%。当地买家更倾向通过本地银行完成本币结算,以避免汇率波动风险。
痛点 1:跨境手续费高昂
传统国际电汇需支付 1%-3% 的中间行手续费,且到账周期长达 3-5 个工作日。例如,某建材出口企业通过银行向中国汇付 10 万美元,实际到账金额仅 9.7 万美元,损失约 3,000 美元。
痛点 2:换汇限制与汇率损失
赞比亚外汇储备有限,央行要求大额美元交易需提前 30 天报备。部分企业被迫接受当地货币克瓦查结算,但克瓦查对人民币年波动率超 8%,导致利润缩水。
痛点 3:合规审核复杂
赞比亚央行要求跨境汇款提供完整的贸易合同、物流单据和完税证明。某机械设备供应商因提单信息与合同不符,导致 20 万美元货款被冻结 2 个月。
痛点 4:本地化服务缺失
中小企业往往缺乏在赞比亚的银行账户,依赖代理机构代收货款,存在资金挪用风险。2023 年卢萨卡某贸易公司因代理方破产损失 15 万美元。
针对上述痛点,选择适配本地市场的收款方案尤为关键。以
XTransfer 的赞比亚本币收款服务为例,其设计逻辑紧密贴合贸易实际需求:
-
零成本开户与结算
企业无需支付开户费、账户管理费及中间行手续费,尤其适合单笔 5 万美元以下的中小额度交易。对比传统渠道,综合成本可降低 2.5%-3%。
-
实时到账与汇率锁定
通过直连赞比亚本地银行网络,货款最快实时到账。支持克瓦查直接兑换人民币,汇率按交易发起时点锁定,避免次日汇率波动导致的损失。
-
合规风控自动化
系统自动校验贸易单据与资金流向的匹配性,生成符合中赞两国监管要求的交易记录。例如,农产品出口企业上传电子提单后,XTransfer 可在 1 小时内完成合规审核。
-
买家端操作简化
赞比亚买家无需额外开立离岸账户,可直接通过本地银行转账,提升支付意愿。据 2024 年样本数据,采用本币结算的订单成交率提高 18%。

当前,中赞经贸合作已进入 “提效增质” 阶段。无论是矿产能源巨头,还是农产品中小供应商,资金结算效率直接影响市场竞争力。通过本地化收款方案,企业不仅能规避传统渠道的隐性成本,更能以更敏捷的姿态响应市场需求。在赞比亚这片充满潜力的热土上,优化资金管理将成为破局增长的关键支点。
原创文章,作者:Lola@Ingstar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ngstart.com/blog/13086.html